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2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对中国丝织物的发达认识有误的是(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养蚕织丝的国家 B.至迟在殷商时代,中国已发明了提花装置 C.两汉时期,已可以织出各种提花的彩色的丝绸 D.先秦文献中不同织法的丝绸有不同的名称
2.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最远到达中东地区 B.前两次的出访均至印度半岛南端为止 C.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代表了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 D.航行时确定航行的线路,叫作针路
3.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有误的是( ) A.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 B.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 C.中国的蚕种是从新疆运到拜占廷的 D.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个世纪
4.天主教的传教史上被称为是东方布教之勋的是( )。 A.沙勿略 B.范礼安 C.罗明坚 D.利玛窦
5.对唐景教认识有误的是( )。 A.其取名和建碑有关系 B.唐景教碑由一个叫伊斯的人写碑文 C.由一个叫吕秀岩的中国人刻碑 D.叫它景教是因为它的教义实在是太美好了
6.不是前三史对西域记载的特点的是( )。 A.记载客观,语言准确生动 B.把所闻与所见分开记载 C.用平等的心态来记载和评论他们的 D.《汉书》按生产生活方式把西域诸国分为土著与行国
7.有关汤若望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第一位外国人钦天监正 B.明末1620年,汤若望随法国传教士金尼阁来华 C.主持《崇祯历书》的修订工作 D.大胆排斥中国传统的旧历——大统、回回、东局三家历法
8.“支那”解释中影响最广的是( ) A.中国所产丝绸“绮”的对音 B.羌的对音 C.“茶”的对音 D.“秦”的对音
9.远古时期,不同民族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幼芽会沿着有利于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方向发展成熟,这是文化的( ) A.发展的不平衡性 B.民族性 C.时代性 D.隔离机制
10.楼兰女尸属于哪一种人种( ) A.蒙古人种 B.高加索人种 C.尼格罗人种 D.不确定
11.唯一得到谥号的来华传教士是( )。 A.汤若望 B.南怀仁 C.白晋 D.利玛窦
12.礼仪之争的内容不包括( )。 A.“Deus”是直接译为陡斯、天主,还是中国的天、上帝 B.敬孔是偶像崇拜还是祭念先师 C.祭祖是祈神佑福还是追忆尽孝 D.是否要尊长听君
13.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地域认识的是( ) A.生活在极东的地方 B.东临大海 C.与印度、大夏相邻 D.去赛里斯只能走陆路,海路行不通
14.有关佛教能与中华文化融合的原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文化有不足之处需要补充 B.佛教的适应性 C.佛教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D.中国哲学体系中没有“本体论”论述
15.影响文化的交流和排斥的因素没有( ) A.主体文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B.外来文化的效用性 C.主体文化相比外来文化是否先进 D.外来文化的适应性
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6.巴勒斯坦地区也有本地的原始居民,就是希伯来人。
17.在忽必烈时期江苏镇江的一个地方官是一个色目人的景教徒柏朗嘉宾,他一生先后共建了七座景教寺庙。
18.法国国王派来的使者及传教士们肩负着传播天主教和“改进科学与艺术”的双重使命。
19.利玛窦是第一个把范礼安的传教方略自觉、认真实施的传教士。
20.波斯帝国灭亡后,景教徒就不想再用波斯来称呼自己,玄宗时期正式把波斯寺改为了大秦寺。
21.文化人类学者认为文化是一种行为范式,只是行为的产物。
22.以前平假名又叫“女手”,是女子用的、不规格的文字。
23.朱士行的功绩在于求得印度原本《放光般若》(又名《大品般若》),从而在中国内地开义学的先声。
24.使用筷子、开车等技术文明属于隐示文化。
25.佛教是先传入西域,然后才进入内地的。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