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23春平时作业2-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某一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小肠吸收型载体寡肽转运蛋白的底物,当该药物的剂量增加时,下列对其药动学参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UC按剂量的比例下降 B.AUC按剂量的比例增加 C.AUC/Dose会随剂量的增加而下降 D.AUC/Dose会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2.某药物的组织结合率很高,因此该药物( )。 A.半衰期长 B.半衰期短 C.表观分布容积小 D.表观分布容积大
3.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排泄途径不包括( )。 A.肾 B.胆汁 C.肺 D.唾液
4.淋巴系统对( )的吸收起着重要作用。 A.脂溶性药物 B.解离型药物 C.水溶性药物 D.小分子药物
5.肾小管主动排泌的机制不包括( )。 A.有机阳离子排泌机制 B.有机阴离子排泌机制 C.p-gp排出机制 D.被动扩散
6.关于多剂最给药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达到稳态后,血药浓度始终维持一个恒定值 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最大稳态血药浓度和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C.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最大稳态血药浓度和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几何平均值 D.增加给药频率,最大稳态血药浓度和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差值减少
7.对某患者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己知t1/2=1.9h,V=100L,若要使稳态血药浓度达到4mg/ml,应k0 值为( )。 A.165.2mg/h B.145.9mg/h C.291.8mg/h D.45.5mg/h
8.血流量可显著影响药物在( )的吸收速度 A.胃 B.小肠 C.大肠 D.均不是
9.能够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某些特点和程度的是( )。 A.分布速度常数 B.半衰期 C.肝清除率 D.表观分布容积
10.符合单室模型特征的某药物,消除半衰期为6 h,表观分布容积为40L,按210mg 的剂量多次静脉注射给药,欲使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4mg/L,则给药间隔时间为( )。 A.22.8h B.11.4h C.6.2h D.10.8h
11.地高辛的半衰期为40.8h,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百分之几 A.35.88 B.40.76 C.66.52 D.29.41 E.87.67
12.通过比较同一药品不同剂型的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可评价它们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从这些曲线可直接获得的三个最重要的比较参数为( )。 A.峰浓度、生物半衰期、消除速度常数 B.生物半衰期、达峰时间、吸收速度常数 C.峰浓度、达峰时间、曲线下总面积 D.平均血药浓度、曲线下总面积、生物半衰期
13.某药物口服后肝脏首过作用大,改为肌内注射后( )。 A.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 B.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 C.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D.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14.应用于药物动力学的统计分析,是一种( )的分析方法。 A.隔室 B.非隔室 C.饱和动力学 D.多室模型
15.以下哪条不是促进扩散的特征 A.不消耗能量 B.有结构特异性要求 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状态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6.药物消除是指( )。 A.吸收 B.排泄 C.分布 D.代谢
17.判断隔室模型的方法有 A.残差平方和法 B.作图法 C.拟合度法 D.AIC法
18.静脉滴注的稳态血药浓度与( )有关。 A.滴注速度 B.滴注剂量与滴注时间的比值 C.生物半衰期 D.表观分布容积
19.以下有关多剂量给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体内药量随给药吹数的增加,累积持续发生 B.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取决于给药频率 C.静脉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静脉注射维持剂量 D.口服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口服维持剂量
20.药物及其制剂的体内过程是指( )。 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1.硝酸甘油具有很强的肝首过效应,将其设计成口腔黏附片是不合理的。
22.静脉注射两种单室模型药物,剂量相同,分布容积大的血药浓度大。
23.肝清除率ER=0.7,表示仅有30%的药物经肝脏清除,70%的药物经肝脏进入体循环。
24.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越大,说明该药体内消除慢,半衰期长。
25.药物向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取决于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速度和药物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