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电大国开知识分享!

电大国开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

地大23春《土地资源学》在线作业一【资料答案】

时间:2023/4/11 点击:142
地大《土地资源学》在线作业一 共25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4题,56分) 1.土地储备:是指应(),实现国有土地资源保值、增值而进行土地整理的一种形式 A、用经济手段盘活土地 B、用法律手段盘活土地 2.土地分级是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这些土地单位构成有级序差异的土地等级系统或阶梯状等级序列。 A、土地单位 B、土地范围 3.土地资源的水文条件主要包括()和地下水两方面。 A、地表水 B、河流 4.土地资源价格的影响因素为一般因素()个别因素 A、区域因素 B、时间因素 5.土地可持续利用包括哪些?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具体可表述为通过技术与行政手段使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结构、比例()分布与本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充分改善资源本身的质量特性,是一个由行政管理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区域综合生态系统工程。 A、空间 B、质量 6.土地人口载力是在一定时期,不同消费水平下,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它反映一个地区,在一定消费水平下,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A、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念 B、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7.什么是土地复垦?主要对破坏或退化土地的()以及对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包括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A、长期利用 B、再生利用 8.土地复垦:指对破坏或退化土地的()以及对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包括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A、再生利用 B、长期利用 9.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A、肥力 B、改良的土壤 10.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数量特征、质量特征、()后备土地资源特征 A、区域分布特征 B、土地经济特征 11.土地的资源特性() A、整体性、面积的有限性 B、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和个体的异质性 12.水土流失概念:是关于地表物质在地质外营力的作用下分离破坏() A、运移 B、质量下降 13.什么是土地储备:是指应(),实现国有土地资源保值、增值而进行土地整理的一种形式 A、用经济手段盘活土地 B、用法律手段盘活土地 14.在土地资源评价时,只要进行汇总评价就可以了。 A、对 B、错 二、多选题(共11题,44分) 1.土地产权制度是土地资源的主要经济特性之一。土地资源的()等,历来都是土地资源配置中十分敏感的问题。土地资源产权及其制度,决定着土地资源的配置合理性与可持续利用的可能性。 A、所有 B、占有 C、使用 D、转让 2.通过好些措施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完善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施土地资源宏观调控生态开发、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A、保护基本农田 B、增加投入 C、改造中低产田 3.从生态学角度看,土地具有以下重要功能:() A、支撑功能 B、养育功能 C、净化功能 D、分解功能 4.土地资源构成要素调查主要包括;土地的位置调查、气候要素调查、()、水资源调查、土壤资源调查、生物要素调查、社会经济资料调查。 A、地形与地貌要素的调查 B、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 C、土地类型调查 5.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主要测算的方式一种方式是按每年人均消费多少kg粮食计算,另一种方式是按每人每天需要多少卡的热量和多少克蛋白质进行计算()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将人均消耗水平标准分为三类:温饱型、营养型、能量型。()概算土地人口承载力可以通过测算一定区域内粮食生产总量和人均社会占有量,概算该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A、计算标准 B、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算方法 6.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同于()的关系。他们的划分依据;土地类型的划分依据——();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依据——()属性。土地类型分类的结果是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基础。 A、土地与土地资源 B、自然属性 C、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 7.中国耕地现有存在的特点及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生产力水平低、存在多种不易改变的限制因素、耕地数量逐年下降、质量退化严重 A、现有耕地总量大 B、但数量相对不足 C、总体质量差 8.()土地分级是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土地分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将单个的土地单位按性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进行不同程度的抽象与归并。 ()源于自然地理学,也称景观形态单元。由于土地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在不同地域空间内具有各种不同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划分一种类型组合。 ()根据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或功能 A、土地分级 B、土地分类 C、土地类型 D、土地资源类型 9.确定基本农田的保护对象的依据:主要就是()而定。对全国而言,主要是保护耕地和优质农耕地;对粮食调出或耕地较多的省份,主要是保护商品粮基地或高产粮田区;以名、特、优产品为重要经济收入的地区,除了保护粮田以外,名、特、优产品基地也应列入保护对象;对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的省份,主要是保护耕地 A、农产品的供需状况 B、各类农产品对社会所起的作用 C、他们的经济价值 10.地表岩石可分为() A、岩浆岩 B、石灰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1.土地资源类型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其发生发展的同一性,实际上就是构成土地的要素的综合的相对均一性,也正是由于这些要素的综合均一性,使它们所制约的土地资源类型表现出来的特征,同别类土地资源不同而区分开来。在实际的土地资源类型划分中,在考虑综合因素对土地资源影响的基础上,通常突出某一因素的地位。主要分为形态或成因划分()。 A、生产潜力划分 B、利用现状划分 C、利用划分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期末网考,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
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地大《土地资源学》在线作业一


共25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4题,56分)


1.土地储备:是指应(),实现国有土地资源保值、增值而进行土地整理的一种形式


A、用经济手段盘活土地


B、用法律手段盘活土地


2.土地分级是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这些土地单位构成有级序差异的土地等级系统或阶梯状等级序列。


A、土地单位


B、土地范围


3.土地资源的水文条件主要包括()和地下水两方面。


A、地表水


B、河流


4.土地资源价格的影响因素为一般因素()个别因素


A、区域因素


B、时间因素


5.土地可持续利用包括哪些?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具体可表述为通过技术与行政手段使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结构、比例()分布与本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充分改善资源本身的质量特性,是一个由行政管理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区域综合生态系统工程。


A、空间


B、质量


6.土地人口载力是在一定时期,不同消费水平下,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它反映一个地区,在一定消费水平下,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A、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念


B、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7.什么是土地复垦?主要对破坏或退化土地的()以及对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包括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A、长期利用


B、再生利用


8.土地复垦:指对破坏或退化土地的()以及对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包括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A、再生利用


B、长期利用


9.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A、肥力


B、改良的土壤


10.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数量特征、质量特征、()后备土地资源特征


A、区域分布特征


B、土地经济特征


11.土地的资源特性()


A、整体性、面积的有限性


B、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和个体的异质性


12.水土流失概念:是关于地表物质在地质外营力的作用下分离破坏()


A、运移


B、质量下降


13.什么是土地储备:是指应(),实现国有土地资源保值、增值而进行土地整理的一种形式


A、用经济手段盘活土地


B、用法律手段盘活土地


14.在土地资源评价时,只要进行汇总评价就可以了。


A、对


B、错


二、多选题(共11题,44分)


1.土地产权制度是土地资源的主要经济特性之一。土地资源的()等,历来都是土地资源配置中十分敏感的问题。土地资源产权及其制度,决定着土地资源的配置合理性与可持续利用的可能性。


A、所有


B、占有


C、使用


D、转让


2.通过好些措施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完善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施土地资源宏观调控生态开发、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A、保护基本农田


B、增加投入


C、改造中低产田


3.从生态学角度看,土地具有以下重要功能:()


A、支撑功能


B、养育功能


C、净化功能


D、分解功能


4.土地资源构成要素调查主要包括;土地的位置调查、气候要素调查、()、水资源调查、土壤资源调查、生物要素调查、社会经济资料调查。


A、地形与地貌要素的调查 


B、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


C、土地类型调查


5.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主要测算的方式一种方式是按每年人均消费多少kg粮食计算,另一种方式是按每人每天需要多少卡的热量和多少克蛋白质进行计算()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将人均消耗水平标准分为三类:温饱型、营养型、能量型。()概算土地人口承载力可以通过测算一定区域内粮食生产总量和人均社会占有量,概算该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A、计算标准


B、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算方法


6.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同于()的关系。他们的划分依据;土地类型的划分依据——();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依据——()属性。土地类型分类的结果是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基础。


A、土地与土地资源


B、自然属性


C、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


7.中国耕地现有存在的特点及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生产力水平低、存在多种不易改变的限制因素、耕地数量逐年下降、质量退化严重


A、现有耕地总量大


B、但数量相对不足


C、总体质量差


8.()土地分级是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土地分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将单个的土地单位按性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进行不同程度的抽象与归并。 ()源于自然地理学,也称景观形态单元。由于土地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在不同地域空间内具有各种不同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划分一种类型组合。 ()根据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或功能


A、土地分级


B、土地分类


C、土地类型


D、土地资源类型


9.确定基本农田的保护对象的依据:主要就是()而定。对全国而言,主要是保护耕地和优质农耕地;对粮食调出或耕地较多的省份,主要是保护商品粮基地或高产粮田区;以名、特、优产品为重要经济收入的地区,除了保护粮田以外,名、特、优产品基地也应列入保护对象;对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的省份,主要是保护耕地


A、农产品的供需状况


B、各类农产品对社会所起的作用


C、他们的经济价值


10.地表岩石可分为()


A、岩浆岩


B、石灰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1.土地资源类型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其发生发展的同一性,实际上就是构成土地的要素的综合的相对均一性,也正是由于这些要素的综合均一性,使它们所制约的土地资源类型表现出来的特征,同别类土地资源不同而区分开来。在实际的土地资源类型划分中,在考虑综合因素对土地资源影响的基础上,通常突出某一因素的地位。主要分为形态或成因划分()。


A、生产潜力划分


B、利用现状划分


C、利用划分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期末网考,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
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