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电大国开知识分享!

电大国开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

地大23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资料答案】

时间:2023/4/9 点击:191
地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 共25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80分) 1.某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对于此地区丙类建筑的抗震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8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按7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 B、按7度进行抗震设计( 包括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 C、按7度进行抗震计算,按8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 D、按7度进行抗震计算,构造措施可适当降低 2.抗震设防是以( )为前提的。 A、现有的科技水平 B、现有的国防水平 C、现有的经济条件 D、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 3.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分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Ⅱ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 ) A、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 D、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4.为了减轻震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砖混结构房屋的尺寸进行了限制,但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个方面( ) A、层数和总高度; B、高宽比; C、楼层高度; D、楼板厚度。 5.高层建筑采用( )限制来保证结构满足舒适度要求。 A、层间位移 B、顶点最大位移 C、最大位移与层高比值 D、顶点最大加速度 6.以下关于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缝设置的叙述,何项是正确的?( ) A、抗震缝两侧应布置墙体; B、抗震缝应使房屋以屋盖、墙体、楼盖到基础全部断开; C、抗震缝宽度应大于沉降缝宽度; D、抗震缝宽度应符合沉降缝宽度的要求 7.关于地震的震级,下列说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 A、震级是指地震时,某点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 B、地震的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 C、地震的震级与地震时某规定地点地面最大水平位移有关 D、震级相差1级,地震释放能量要相差32倍 8.联肢剪力墙计算宜选用( )分析方法。 A、材料力学分析法 B、连续化方法 C、壁式框架分析法 D、有限元法 9.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适用于设防烈度为( )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 A、5、6、7和8度 B、6、7、8和9度 C、4、5、6和7度 D、7、8、9和10度 10.在城市规划中,当城市处于( )的地震区内时,城市建设要考虑防震措施。 A、六度及六度以上 B、六级及六级以上 C、七度及七度以上 D、七级及七级以上 11.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曲线为( )。 A、弯曲型 B、剪切型 C、弯剪型 D、复合型 12.房屋抗震设防标准的依据是:( ) A、震级; B、地震烈度; C、基本烈度; D、设防烈度; 13.7度设防区,多层粘土砖房教学楼建筑应满足下列( )要求。Ⅰ.不超过六层 Ⅱ.不超过七层 Ⅲ.总高度不超过21m Ⅳ. 总高度不超过18m。 A、Ⅰ、Ⅲ; B、Ⅱ、Ⅲ; C、Ⅰ、Ⅳ; D、Ⅱ、Ⅳ。 14.近震与远震,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近震指距震中距离较近的地震; B、远震的地震影响比近震要小; C、远震是某地区所遭受地震影响来自设防烈度比该地区设防烈度大二度或二度以上地区的地震; D、震级较大、震中距较远的地震,对周期较短的刚性结构的破坏,比同样烈度震级较小,震中距较近的破坏要重。 15.地震时必须维持正常使用和救灾需要的高层建筑物为( )。 A、一类建筑 B、甲类建筑 C、二类建筑 D、乙类建筑 16.划分有利、不利、危险地段所考虑的因素有:Ⅰ.地质;Ⅱ.地形;Ⅲ.地貌;Ⅳ.场地覆盖层厚度;Ⅴ.建筑的重要性;Ⅵ.基础的类型,其中正确的有( )。 A、Ⅰ、Ⅱ、Ⅲ B、Ⅳ、Ⅴ、Ⅵ C、Ⅰ、Ⅳ、Ⅴ D、Ⅱ、Ⅴ、Ⅵ 17.在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的设计时,根据以往地震灾害的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成果首先进行( )设计。 A、极限 B、概念 C、构造 D、估算 18.按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建筑,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 )。 A、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B、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C、不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D、不致倒塌来源 19.在有抗震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如需进行钢筋代换( )。 A、不宜以强度等级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钢筋 B、不宜以强度等级底的钢筋代替原设计钢筋 C、代换后构件的截面屈服强度不应低于原截面设计的屈服强度 D、没有限制,代换钢筋强度高低均可 20.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 )的要求。 A、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B、本地区基本烈度 C、本地区抗震防御烈度 D、抗震烈度 二、多选题(共5题,20分) 1.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有( )。 A、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B、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C、墙体有可靠的连接 D、加强楼梯间的变形性 E、楼盖及屋盖构件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和可靠的连接 2.防震缝的作用有( )。 A、可以将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 B、可以将不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 C、有利于抗震 D、每个单元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确、合理 E、不宜产生扭转或应力集中的薄弱部位 3.多层砌体房屋经常采用的抗震构造措施有( )。 A、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B、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C、加强框架节点的箍筋 D、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E、框架梁两端加密箍筋 4.框架梁最不利内力组合有( ) A、端区-Mmax,+Mmax,Vmax B、端区Mmax及对应N,V C、中间+Mmax D、中间Mmax及对应N,V E、端区Nmax及对应M,V 5.高层建筑剪力墙类型判别以( )为主要特征。 A、等效刚度 B、墙肢宽度 C、整体性能 D、反弯点出现情况 E、墙肢高宽比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期末网考,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
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地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


共25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80分)


1.某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对于此地区丙类建筑的抗震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8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按7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


B、按7度进行抗震设计( 包括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


C、按7度进行抗震计算,按8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


D、按7度进行抗震计算,构造措施可适当降低


2.抗震设防是以( )为前提的。


A、现有的科技水平


B、现有的国防水平


C、现有的经济条件


D、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


3.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分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Ⅱ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 )


A、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


D、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4.为了减轻震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砖混结构房屋的尺寸进行了限制,但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个方面( )


A、层数和总高度;


B、高宽比;


C、楼层高度;


D、楼板厚度。


5.高层建筑采用( )限制来保证结构满足舒适度要求。


A、层间位移


B、顶点最大位移


C、最大位移与层高比值


D、顶点最大加速度


6.以下关于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缝设置的叙述,何项是正确的?( )


A、抗震缝两侧应布置墙体;


B、抗震缝应使房屋以屋盖、墙体、楼盖到基础全部断开;


C、抗震缝宽度应大于沉降缝宽度;


D、抗震缝宽度应符合沉降缝宽度的要求


7.关于地震的震级,下列说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


A、震级是指地震时,某点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


B、地震的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


C、地震的震级与地震时某规定地点地面最大水平位移有关


D、震级相差1级,地震释放能量要相差32倍


8.联肢剪力墙计算宜选用( )分析方法。


A、材料力学分析法


B、连续化方法


C、壁式框架分析法


D、有限元法


9.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适用于设防烈度为( )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


A、5、6、7和8度


B、6、7、8和9度


C、4、5、6和7度


D、7、8、9和10度


10.在城市规划中,当城市处于( )的地震区内时,城市建设要考虑防震措施。


A、六度及六度以上


B、六级及六级以上


C、七度及七度以上


D、七级及七级以上


11.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曲线为( )。


A、弯曲型


B、剪切型


C、弯剪型


D、复合型


12.房屋抗震设防标准的依据是:( )


A、震级;


B、地震烈度;


C、基本烈度;


D、设防烈度;


13.7度设防区,多层粘土砖房教学楼建筑应满足下列( )要求。Ⅰ.不超过六层 Ⅱ.不超过七层 Ⅲ.总高度不超过21m Ⅳ. 总高度不超过18m。


A、Ⅰ、Ⅲ;


B、Ⅱ、Ⅲ;


C、Ⅰ、Ⅳ;


D、Ⅱ、Ⅳ。


14.近震与远震,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近震指距震中距离较近的地震;


B、远震的地震影响比近震要小;


C、远震是某地区所遭受地震影响来自设防烈度比该地区设防烈度大二度或二度以上地区的地震;


D、震级较大、震中距较远的地震,对周期较短的刚性结构的破坏,比同样烈度震级较小,震中距较近的破坏要重。


15.地震时必须维持正常使用和救灾需要的高层建筑物为( )。


A、一类建筑


B、甲类建筑


C、二类建筑


D、乙类建筑


16.划分有利、不利、危险地段所考虑的因素有:Ⅰ.地质;Ⅱ.地形;Ⅲ.地貌;Ⅳ.场地覆盖层厚度;Ⅴ.建筑的重要性;Ⅵ.基础的类型,其中正确的有( )。


A、Ⅰ、Ⅱ、Ⅲ


B、Ⅳ、Ⅴ、Ⅵ


C、Ⅰ、Ⅳ、Ⅴ


D、Ⅱ、Ⅴ、Ⅵ


17.在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的设计时,根据以往地震灾害的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成果首先进行( )设计。


A、极限


B、概念


C、构造


D、估算


18.按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建筑,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 )。


A、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B、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C、不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D、不致倒塌来源


19.在有抗震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如需进行钢筋代换( )。


A、不宜以强度等级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钢筋


B、不宜以强度等级底的钢筋代替原设计钢筋


C、代换后构件的截面屈服强度不应低于原截面设计的屈服强度


D、没有限制,代换钢筋强度高低均可


20.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 )的要求。


A、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B、本地区基本烈度


C、本地区抗震防御烈度


D、抗震烈度


二、多选题(共5题,20分)


1.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有( )。


A、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B、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C、墙体有可靠的连接


D、加强楼梯间的变形性


E、楼盖及屋盖构件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和可靠的连接


2.防震缝的作用有( )。


A、可以将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


B、可以将不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


C、有利于抗震


D、每个单元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确、合理


E、不宜产生扭转或应力集中的薄弱部位


3.多层砌体房屋经常采用的抗震构造措施有( )。


A、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B、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C、加强框架节点的箍筋


D、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E、框架梁两端加密箍筋


4.框架梁最不利内力组合有( )


A、端区-Mmax,+Mmax,Vmax


B、端区Mmax及对应N,V


C、中间+Mmax


D、中间Mmax及对应N,V


E、端区Nmax及对应M,V


5.高层建筑剪力墙类型判别以( )为主要特征。


A、等效刚度


B、墙肢宽度


C、整体性能


D、反弯点出现情况


E、墙肢高宽比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期末网考,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
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