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劳动法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亲自履行原则是() A.由劳动合同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 B.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法律效力的必然要求 C.诚实信用原则在劳动合同履行方面的反映 D.是公平正义原则的反映
2.我国劳动法律规定的最低就业年龄是()周岁。 A.18 B.17 C.16 D.15
3.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有() A.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借款关系 B.公司向职工集资建房而发生的关系 C.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某石材厂与农民工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4.《劳动合同法》第47条对经济补偿计算方法做出了具体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A.1 B.2 C.3 D.6
5.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 A.一天 B.半天 C.三天 D.一周
6.离休干部所发工资是原工资的()。 A.120% B.100% C.95% D.90%
7.劳资关系是指() A.学生和教师基于合同建立的一种法律关系 B.雇员和雇主基于劳动合同建立的一种法律关系 C.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基于劳动合同建立的一种法律关系 D.农民和政府基于土地合同建立的一种法律关系
8.()主张以市场的转化机制调整劳资冲突 A.古典学派 B.新古典学派 C.自然法学派 D.新自然法学派
9.国家采取措施建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有就业要求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一定期限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A.劳动预备制度 B.中等职业教育制度 C.岗前培训制度 D.集中教育制度
10.我国规定的一般退休条件为:男年满()周岁,女干部年满()周岁,女工人年满()周岁 A.60;50;55 B.60;55;55 C.60;50;50 D.60;55;50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1.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的,劳动行政部门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A.阻止劳动监督检查人员进入用人单位内(包括进入劳动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的 B.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 C.拒绝提供有关材料的 D.拒绝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就劳动行政部门所提出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的
12.劳动监督检查的主体有()。 A.工会、职工代表大会 B.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国家行政监察机关 C.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财税 D.审计、银行、卫生、民政部门
13.以下哪些劳动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 A.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劳动关系是否已经解除或者终止,以及应否支付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产生的争议 B.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 C.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 D.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
14.工资的形式有()。 A.补贴 B.计时工资 C.计件工资 D.年薪
15.我国《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确立了()处理劳动争议的方式。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16.劳动安全技术规程有如下法律特征()。 A.劳动安全技术规程以减少或消除劳动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保护劳动者人身安全为目的。 B.劳动安全技术规程以基本劳动条件和劳动规则程序为主要内容 C.劳动安全技术规程具有明显的技术性 D.劳动安全技术规程具有明显的复杂性
17.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 A.养老保险 B.基本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工伤保险
18.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对于以下()使用童工的,依法追究用工单位的刑事责任。 A.拐骗童工、强迫童工劳动 B.使用童工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以及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C.使用不满14周岁的童工 D.使用童工造成童工死亡或严重伤残的
19.劳动报酬权,是我国《宪法》和《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各项经济权利中最基本的一项权利。因此,这项权利应包括以下内容 A.劳动者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根据这一权利,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形式克扣或者拖欠职工工资 B.劳动者以货币的形式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根据这一权利,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将劳动者的工资折算为商品或者其他实物支付 C.劳动者在从事正常劳动的情况下取得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的权利 D.这项权利特别强调劳动报酬分配中的人人平等和同工同酬
20.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劳动合同是一种不完全的劳动合同,这主要表现为() A.签订的是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不少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与企业主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C.合同未规定工资报酬 D.模糊或残缺的合同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1.所谓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合同成立以后,尚未履行或者履行完毕之前或劳动 合同期满后,当事人在原合同基础上达成协议,修改或者补充合同内容的法律行为。
22.个人承包经营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有关保险公司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24.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处理。
25.被监督检查单位不服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做出的监督检查处理决定的,可按《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26.童工患病或者重伤的,用人单位应当负责送到医疗机构治疗,并负担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和生活费用。
27.社会保险实行自愿原则、营利原则、经济补偿原则和偏重效率原则
28.纪律处分,指对用人单位行政管理人员及其所属的工作人员、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情节轻微,不够追究形式责任而给予的一种行政制裁。
29.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30.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仲裁与实际意义上的仲裁是完全相同的,是基于当事人双方自愿选择。
31.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责任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32.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同意由民事审判庭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程序进行审 理,实行两审终审制。
33.我国延迟退休年龄为:经批准的高级专家,男性正高职称不超过70岁,副高职称不超过65岁,女性不超过60岁。
34.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企业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简称 调解委员会),负责解决本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
35.集体合同是在劳动合同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产生于资本主义国家,起源 于18 世纪的欧洲。
36.群众组织享有进入权,监督检查权、制止纠正权(制止和纠正违反劳动行为的权利)和行政处罚权。
37.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用人单位或雇主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38.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在30 日内结案。在此期限内达不成协议的,或者 达成协议后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反悔的,视为调解不成。
39.劳动合同生效的法律拘束力表现在:1)当事人在合同中所确立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2)合同中所约定的义务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不适当履行义务或者 任意变更、解除合同,都属于违约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0.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规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