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语文学科教学论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 是个体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A.动机 B.兴趣 C.激情 D.感知
2.语文独立设科是 在( ) A.1840年 B.1897年 C.1903年 D.1949年
3.( )是指语文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或完成以后所进行的评 价。 A.初始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发展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4.( ) 是语文教育史上贡献最突出 、影响最深远的语文教育家。 A.孔子 B.叶圣陶 C.朱熹 D.陶行知
5.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 )活动。 A.阅读 B.教学 C.实践 D.智力
6.真正的阅读是从( )开始的,它是阅读的核心。 A.感知 B.认读 C.分析 D.理解
7.( )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育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语文教材 D.教学计划
8.( )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 , 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一种记忆。 A.无意记忆 B.随意记忆 C.段时记忆 D.瞬时记忆
9.( ) 是 语 文 课 训 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形式。 A.演讲 B.辩论 C.课堂发言 D.口头作文
10.( ) 是在有意注意之后出现的 、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一种注意。 A.无意注意 B.有意后注意 C.无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二、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1.语文教学设计的程序 包括: A.确定教学目标 B.处理教学内容 C.构思教学过程 D.选择教学方法、手段 E.与学生对话 F.设计练习、编写教案
12.写作素 养的基本构成:( )。 A.品德素养 B.认识水平 C.创新能力 D.思维品质 E.知识素养 F.情感积淀 G.语言素养
13.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了 ( ) 的“五 环式”课堂教学结构。 A.复习旧课 B.组织教学 C.预习新课 D.讲授新课 E.巩固新课 F.布置作业
14.听 话能力的 构成有:( )。 A.语音辨识的能力 B.记忆整合的能力 C.组织内部语言的能力 D.理解语义的能力 E.评判话语的能力
15.小说教 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A.人物关系 B.故事情节 C.人物形象 D.思想内容
16.综合性 学习实施的一般过程是( )。 A.确定探究主题 B.确立探究方法 C.制定学习方案 D.开展探究活动 E.交流与分享探究的成果
17.语文教学 方 法 使 用 的原则包括( )。 A.多样性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发散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E.创造性原则
18.语 文 教 学方法的特征是:( )。 A.技术性和原则性 B.依存性和变通性 C.多样性和综合性 D.继承性和创新性
19.说明文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A.说明的对象 B.说明理由 C.说明的方法 D.说明文的语言 E.说明的顺序
20.语文教师人格品质包括:. A.自我意识 B.责任心 C.情绪 D.对学生的期望 E.焦虑 F.挫折忍受力
21.语文 教 学 方 法使用的原则包括( )。 A.多样性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发散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E.创造性原则
22.具体的朗读 方法主要有( )几种。 A.教师范读 B.学生对读 C.学生个人朗读 D.学生齐生朗读 E.学生分角色朗读
23.以引导探究为 主的教学方法有( )。 A.讲授法 B.研究法 C.比较法 D.鉴赏法
24.语文教师智力品质包括 : A.分析力 B.注意力 C.观察力 D.记忆力 E.思维力 F.想象力
25.语文教师板书技能构 成: A.直观形象 B.书写绘画 C.结构布局 D.过渡和衔接 E.时间分配
26.作 文 讲 评 包括:( )。 A.教师讲评 B.专题讲评 C.佳作讲评 D.比较讲评 E.综合讲评 F.自我讲评
27.语文课训 练 口语交际能力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 A.朗读课文 B.课前演讲 C.课堂发言 D.课堂讨论 E.辩论
28.语文教师身体素质 包括: A.体质健壮,耐受力强 B.反应敏捷,精力充沛 C.耳聪目明,口齿清晰 D.体态自然,仪表大方
29.语文教 学方法的特征是:( )。 A.技术性和原则性 B.依存性和变通性 C.多样性和综合性 D.继承性和创新性
30.想象按不同的标 准 可 以 分成不同的种类:( )。 A.感性想象和理性想象 B.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D.自发想象和自觉想象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31.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与教师都是活动的主 体。
32.综合性学习 最能体现先进的语文课程理念。
33.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34.迂回式提问指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将相近、相关或相反的内容进行比较,发现异同的一种质问方式。
35.非智力因素是学习的动力因素,对学生成材起决定作用。
36.难度是指试 题对被试者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
37.语文新课程 不倡导学生的互评和自评。
38.讲解是语文教师水平和其主导作用的体现 ,是教师运用得最广泛的基本的教学技能。
39.评课既是评价 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活动。
40.语文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