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电大国开知识分享!

电大国开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科)》22年11月课程考核-00001 奥鹏作业答案

时间:2023/2/17 点击:27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科)》22年11月课程考核-00001 奥鹏作业答案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期末网考,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
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科)》22年11月课程考核-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80
一、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
A.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
B.群众有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
C.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
D.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答案:D

2.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二元论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答案:B

3.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
D.实践活动
答案:B

4.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哪种观点是正确的()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有意识
C.一切物质都有意识
D.意识是人脑生理活动的产物
答案:A

5.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工资是()
A.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B.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C.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D.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新价值
答案:C

6.社会意识是指()
A.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B.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C.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D.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
答案:D

7.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答案:C

8.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答案:C

9.一个人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指他看问题的方法是()
A.唯物主义的
B.唯心主义的
C.辩证法的
D.形而上学的
答案:D

10.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答案:C

11.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
A.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B.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
D.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
答案:B

12.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
C.产品的分配形式 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答案:A

13.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时间的矛盾
答案:B

1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
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
B.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D.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
答案:B

15.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B.确定事物的质
C.认识事物的量
D.把握事物的度
答案:D

16.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
A.获取商品
B.获取剩余价值
C.获取价值
D.获取使用价值
答案:B

17.真理的一元论认为,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A.只能有一种认识
B.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C.正确认识只能一次获得
D.正确的认识只能用一种方法获得
答案:B

18.个人和历史人物的划分依据是()
A.推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
B.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
C.作用大还是作用小
D.有作用还是没作用
答案:C

19.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真理观的辩证法表现在()
A.承认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
B.承认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C.承认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
D.承认终极真理和永恒真理
答案:B

20.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平稳
C.事物的变化是否具有必然性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答案:D

2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体是()
A.观念本身
B.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C.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D.自然界的存在物
答案:C

2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答案:B

2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答案:D

24.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是()
A.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答案:C

2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物质和运动相统一的观点
B.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观点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
D.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答案:D

26.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最终动力
D.唯一动力
答案:B

27.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A

2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柏拉图的理念论
C.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
D.自然科学
答案:A

2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
A.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B.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C.先验论
D.不可知论
答案:B

30.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
A.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B.劳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C.雇佣工人丝毫不占有自己的劳动价值
D.劳资双方既排斥又依靠
答案:A

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3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中实现的。()
答案:正确

32.F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答案:正确

33.共产主义理想是永远无法实现的社会理想。()
答案:错误

34.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答案:正确

35.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答案:正确

36.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也是资本主义剥削以及资本家获取财富的秘密。()
答案:正确

37.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成为资本的前提。()
答案:正确

38.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
答案:错误

39.马克思说,“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答案:正确

40.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不再由雇佣工人创造而是由先进的机器设备创造的。()
答案:错误

三、简答题 (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41.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答案:<p>&nbsp;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主要表现(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2)表现: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这是相对独立性重要表现。 &nbsp;<br></p>

42.简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
答案:<p>&nbsp;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是很多学习经济的人都会知道的知识,但是有很多的人都不知道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有什么关系。下面是店铺为你精心推荐的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关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的关系(1)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承担者,其特殊性在于它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来实现。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本质因素,其实体是抽象劳动。(2)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3)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二重性的介绍商品生产中劳动的二重性:第一重性、人类劳动作为自然力的一部份,在引导其它自然力转化物质有用的客观属性的过程中具有“使用价值”。要记住物质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物质在那种形态下的客观存在,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自然力(包括人类劳动)只不过是改变其物质形态,引起属性转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凭空变出来)。这一点《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二节引用彼得罗。维里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说得很清楚。注意“自然力”(也包括人类劳动)与物质有用属性转化的相对关系,不是价值,正如空也、阳光不包含任何货币所计量的原子——价值,不包含任何金钱关系,不包含任何人支配人行为(劳动)的社会关系一样。第二重性:作为货币(商品)所计量的原子——价值的人类劳动(这里的意思是价值是一种人类劳动)。这种劳动是价值的核心,在于人支配人行为(劳动)的社会关系,在于符合社会其它成员意志的支配关系。它(价值)对于支配者来说代表的是权力,对于价值的生产者来说代表自然劳动被控制,或者说被奴役。正如奴隶主支配奴役的劳动是一种社会支配关系一样,价值代表的正是商品经济下的对人类劳动的一种支配关系。而货币或者说金钱所计量的原子——价值,正是这样的社会支配关系。 &nbsp;<br></p>

更多答案下载:网考知识分享www.zywk87.com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期末网考,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
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