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北京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0 道试题,共 100 分) 1.预防医学的目的是( ) A.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B.消除一切致病因素 C.可以治愈的病人,恢复健康 D.照料无法治愈的病人,减少痛苦 E.解除疾苦,减轻疼痛
2.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全社会的人群 B.对于环境变化敏感的人群 C.接触环境致病因素的人 D.机体对疾病抵抗力较低的人群 E.高危人群
3.下列不是环境污染物造成的远期作用是( ) A.化学烟雾作用 B.致癌作用光 C.致畸作用 D.致突变作用 E.损伤免疫功能
4.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 A.烃类和NOx B.SO2和NOx C.CO和NOx D.颗粒物和烃类 E.SO2和颗粒物
5.光化学烟雾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 ) A.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B.神经系统的损害 C.对胃肠道的腐蚀作用 D.肝肾的损害 E.皮肤的损害
6.目前最主要的环境污染来源于( ) A.工业生产污染 B.农业生产污染 C.交通性污染 D.生活性污染 E.自然污染
7.多种毒物同时作用于人体,表现出不同于每种毒物分别作用的总和,这种现象称为毒物的( ) A.联合作用 B.单独作用 C.相加作用 D.相乘作用 E.拮抗作用
8.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通常出现机率最大的是( ) A.生理反应正常范围内的变动 B.生理反应的异常变动 C.机体代偿疾病前状态 D.患病 E.死亡
9.因地质地理原因,是某地区土壤饮水中微量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导致该地区居民发生一种特殊性疾病,该病称为( ) A.地球化学性地方病 B.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C.慢性营养性缺乏病 D.代谢障碍病 E.维生素C缺乏症
10.地方性砷中毒表现出的皮肤三联症是指( ) A.一个患者同时有皮肤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和皮肤过度角化 B.一个患者有皮肤色素脱失 C.一个患者皮肤色素沉着 D.一个患者的皮肤过度角化 E.以上都不是
11.2002年列入我国职业病名单中的职业病有( ) A.10类115种 B.9类100多种 C.7类100多种 D.6类100种 E.5类99种
12.下列哪一项不是职业病的特点( ) A.发病有地区性 B.群体发病 C.能早诊断,治疗预后较好 D.病因明确 E.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13.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是( ) A.精神(心理)紧张 B.生产性粉尘 C.电离辐射 D.非电离辐射 E.有毒物质
14.气体、蒸汽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哪条途径进入人体内( )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汗腺 E.眼睛
15.下列细菌污染食品后通常不引起感官性状改变的地为( ) A.沙门菌 B.肉毒梭状芽胞杆菌 C.葡萄球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变形杆菌
16.哪个季节河豚鱼含毒素最多,易发生中毒(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无季节性
17.“肠源性青紫”本质是( ) A.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B.毒蕈中毒 C.有机磷中毒 D.含氰苷植物中毒 E.鲜黄花菜中毒
18.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了下述哪种食物而引起( ) A.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 B.腐败变质的食物 C.有毒食物 D.动物性食物 E.植物性食物
19.某地统计脑卒中粗死亡率上升,而标化死亡率下降,这是因为( ) A.该地人口老龄化 B.该地发病率上升 C.该地人口较年轻 D.该地发病率下降 E.该地对脑卒中防治措施不得力
20.下列哪项不是男性发病多见的主要原因( ) A.可能与解剖生理特点、内分泌和代谢因素有关 B.接触致病因子的机会较多 C.可能与机体免疫力有关 D.男女职业特点不同 E.男女生活方式、嗜好、行为等不同
21.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 ) A.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 B.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 C.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 D.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 E.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
22.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 A.寻找病因线索 B.因果推断 C.确定病因 D.验证病因 E.以上都不是
23.欲了解某病在某地区的危害状况,进行现况调查适宜选用( ) A.抽样调查 B.普查 C.典型病例调查 D.住院病例调查 E.个案调查
24.抽样调查时不能以样本大小和抽样设计来适当控制的误差是( ) A.系统误差 B.抽样误差 C.随机误差 D.标准误 E.标准差
2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生态学研究是探索病因的( ) A.一种粗线条的描述性研究 B.一种精细的描述性研究 C.特殊的病例对照研究 D.特殊的队列研究 E.特殊的现场实验
26.并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 ) A.灵敏度 B.特异度 C.约登指数 D.一致性 E.诊断准确性
27.为评价一种家用“简便”妊娠试验药盒的效果,其试验结果与医院常规的妊娠诊断试验结果见下表:,该药盒的阳性预测值是( ) A.0.4265 B.0.5088 C.0.4286 D.0.35 E.0.4
28.某因素与某病之间的关联强度最好的衡量指标是( ) A.相对危险度 B.归因危险度 C.病因分值A D.特异归危险度 E.比值比
29.在研究饮酒和心肌梗死发病关系时,考虑到年龄可能是一项混杂因素,为了比较饮酒者和非饮酒者的心肌梗死发病率,可以采用何种方法控制年龄因素的混杂作用( ) A.计算标准化率 B.多因素分析 C.限制 D.匹配 E.盲法收集
3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最佳选择是( ) A.新发病例 B.现患病例 C.典型的重病例 D.自觉症状病例 E.死亡病例
31.一项以医院为基础的有关吸烟和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由于肺气肿与吸烟有关联,对照组中纳入了肺气肿者影响到吸烟与肺癌的联系强度估计,所产生的偏倚为( ) A.选择偏倚 B.排除偏倚 C.混杂偏倚 D.检出偏倚 E.测量偏倚
32.在研究年龄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中,怀疑性别和心肌梗死部分可能是混杂因素,因此,只选择男性的墙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这种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为( ) A.限制 B.匹配 C.随计划抽样 D.多因素分析 E.盲法收集
3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基本条件是( ) A.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三个环节相互联系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C.必须有易感者的存在 D.必须有传染来源 E.病原体有机会侵犯机体
34.下列哪种情况可以抑制传染病的流行( ) A.人群易感性降低 B.人群易感性升高 C.人群免疫性降低 D.人群数量增加 E.人群数量减少
35.第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 A.控制和消除致病因素 B.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C.防止健康人群发病 D.积极治疗易患急病,防止病残 E.研究新的治疗药物
36.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比较多见的是( )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致畸 D.致癌 E.致突变
37.水俣病是由于食入被下列哪种物质污染的水体中生长的鱼贝类所致( ) A.砷 B.甲基汞 C.有机铅 D.酚 E.有机氯
38.生物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传递关系通过哪种形式体现( ) A.新陈代谢 B.食物链 C.生态平衡 D.生物放大作用 E.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39.某种化学物在体内不一定能捡出其存在,但由该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来,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这种情况称为( ) A.物质蓄积 B.功能蓄积 C.体内蓄积 D.生物浓集 E.生物转化
40.研究和制定环境中的最高容许浓度,又要研究制定最低供应量的物质是( ) A.非必需元素 B.必需元素无 C.有毒元素 D.机化合物 E.有机化合物
41.我国地方性氟中毒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型是( ) A.工业污染型 B.饮水型 C.燃煤型 D.饮食型 E.饮茶型
42.慢性苯中毒可引起( ) A.巨幼细胞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低色素性贫血
43.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 ) A.职业性有关因素 B.职业性有害因素 C.职业性致癌因素 D.有害因素 E.危害因素
44.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典型的症状为( ) A.腹痛、腹泻 B.剧烈呕吐 C.发热 D.神经系统症状 E.紫绀
45.下列哪种食物中毒有特效解毒药( ) A.河豚鱼食物中毒 B.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C.毒蕈食物中毒 D.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E.沙门菌食物中毒
46.关于流行病研究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病例对照研究可提供病因线索 B.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 C.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为数学流行病学研究 D.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 E.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
47.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 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解释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D.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 E.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48.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 ) 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 B.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C.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 D.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
49.如发现非乙肝病毒感染者不发生肝癌,则支持乙肝病毒是发生肝癌的影响因素(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同异并用法 E.类推法
50.发达国家人均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发生率均高于发展中国家,由此支持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定标准中的( ) A.关联的时间顺序 B.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 C.关联的可重复性 D.终止效应 E.关联的特异性
51.对接触石棉粉尘的职业人群进行了为期20年的随访观察,观察期内89人死于肺癌,若以当地全人口的肺癌死亡率作标准,计算得到预期死亡人数12人,则其标化死亡比是( ) A.12/89 B.89/12 C.89-12/89 D.89-12/12 E.89/12/12
52.传染病的城乡分布差异较大,城市多发于农村的传染病是( ) A.肠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虫媒传染病 D.动物源性传染病 E.蠕虫病
53.通过描述疾病年龄分布探讨病因,最好的方法是( ) A.横断面分析 B.出生队列分析 C.发病率分析 D.死亡率分析 E.队列分析
54.甲型肝炎的发病在每年3-5月份有升高的现象,流行病学称该现象为( ) A.暴发 B.季节性 C.周期性 D.长期变异 E.流行
55.某乡7000户约3万人口,欲抽取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 )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简单抽样 E.多级抽样
56.为研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在w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五个社区.对1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体检并填写健康调查问卷,该种研究属于( ) A.分析性研究 B.现况研究 C.社区试验 D.生态学研究 E.队列研究
57.某地以往调查人群血清AbsAg感染率为10%,现拟作复查,研究者规定容许误差为0.1P,应该抽查多少人( ) A.400﹡0.1∕0.9=44 B.400﹡0.9∕0.1=3600 C.400﹡70∕30=933 D.178﹡0.1∕0.9=20 E.178﹡0.9∕0.1=1602
58.为了了解人群中某病的患病情况,开展普查工作最适合于( ) A.患病率低的疾病 B.患病率高的疾病 C.不易发现的隐性疾病 D.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E.检查方法操作技术复杂的病种
59.随机抽样的目的是( ) A.差减少随机误差 B.减少样本的偏性 C.消除系统误 D.消除测量误差 E.消除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
60.关于诊断试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 A.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 B.串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 C.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符合的程度 D.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检查结果的恒定性 E.误诊率又称为假阳性率
61.,血糖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 ) A.0.2613 B.0.3417 C.0.9976 D.0.9987 E.无法计算
62.某一特定筛检试验,用于患病率较低的人群时,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 B.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升高 C.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降低 D.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降低 E.以上都不是
63.对于性传播疾病和精神类疾病的诊断应该应用哪种试验方法( ) A.高灵敏度试验 B.高特异度试验 C.高可靠性试验 D.高符合率试验 E.高精确度试验
64.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 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 B.探讨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并验证病因假说 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 D.探索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验证病因假说 E.描述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可进行临床比较
65.在队列研究中,结局的确切概念是指( ) A.果暴露属性的分组结果 B.观察中出现了预期结果的事件 C.统计检验结 D.观察期限的终止时间 E.研究队列中存在的混杂结果
66.队列研究容易出现的重要偏倚是( ) A.选择偏倚 B.失访偏倚 C.回忆偏倚 D.测量偏倚 E.混杂偏倚
67.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o,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o和0.07%,上述研究的归因危险度(AR)为( ) A.0.04%o B.0.89‰ C.92.7‰ D.87.5‰ E.0.49%o
68.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o,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o和0.07%,上述研究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为( ) A.0.89%, B.0.927 C.0.875 D.0.49%o E.0.004
69.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o,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o和0.07%,上述研究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为( ) A.13.7 B.0.875 C.0.49%o D.0.89%o E.0.927
70.1945年找出某厂的l000名在表上涂镭的女工,比较这些女工与1000名女电话接线员自1945~1975年骨瘤发生率,在此期间,涂镭女工有20例骨瘤患者,而接线员只有4例,这种研究属于( )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实验研究 D.临床实验研究 E.干预性实验研究
71.在Framingham研究的最初检查中,人们发现30-44岁男女两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为5%,那么该年龄组男女两性具有发生冠心病同等危险的结论是( ) A.正确的 B.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 C.不正确,因为当要求用率来支持这一推论时却采用了百分比 D.不正确,因为没有识别可能的队列现象 E.不正确,因为没有对照组
72.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哪种匹配效率最高( ) A.1:5匹配 B.1:4匹配 C.1:3匹配 D.1:2匹配 E.1:1匹配
73.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成组不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和l00名对照有暴露史,0R值应为( ) A.10 B.16 C.18 D.20 E.2
74.在一个乳腺癌与产次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l00例乳腺癌患者有25人未产,l00例对照有l0人未产,那么未产使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大( ) A.2.0倍 B.3.0倍 C.2.5倍 D.1.0倍 E.1.5倍
75.美国BostonVincent纪念医院妇产科医师Herbst注意到:于1966—1969年间该院诊断了7例年轻女性阴道腺癌病例,这是一种罕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癌症,且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妇女中,为详细了解这些病例从胚胎期至发病前的情况,以及她们的母亲在妊娠期的情况,Herbst将1969年Boston另一所医院发生的一个阴道透明细胞癌的20岁女子也包括在内,这样8个病例,每个病例配4个非该病病人作对照,要求与病例在同等级病房中出生时间前后不超过5天的女婴作为对照候选人,优先选择与病例出生时间最近者为对照,对病例、对照以及她们的母亲进行随访调查,通过对8个病例与32个对照的研究,Herbst等做出结论,母亲在妊娠早期服用已烯雌酚使她们在子宫中的女儿以后发生阴道腺癌的危险性增加,该研究说明( ) A.病例对照研究适合于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的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适合于罕见病的研究 C.队列研究适合于罕见病的研究 D.实验研究提高了研究效率 E.现况研究可证实病因线索
76.某因素在病因学上与某疾病本无关联,但由于该因素的存在而引起该疾病症状或体征的出现,从而使患者及早就医.提高了早期病例检出率,从而过高的估计了暴露程度,这种偏倚是( ) A.入院率偏倚 B.检诊症候出偏倚 C.诊断怀疑偏倚 D.易感性偏倚 E.测量偏倚
77.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 ) A.在调查过去的暴露史时由于记忆不清导致研究结果出现错误 B.在选择研究对象时由于抽样引起的误差 C.随访对象流失 D.由于入选的研究对象与未入选者在某些特征上存在差异导致结果出现错误 E.在测量结局时由于标准不统一导致研究结果出现错误
78.在一项饮酒与胃癌关系的研究中,如果对照组的女性比例显著比病例组高,则很可能会产生的偏倚是( ) A.失访偏倚 B.混杂偏倚 C.信息偏倚 D.回忆偏倚 E.测量偏倚
79.流行病学实验研究采用盲法的目的是为了( ) A.受试对象的安全 B.减少主观偏倚 C.增加统计检验效力 D.减少样本量 E.防止失访
80.形成病因假设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 ) A.诊断试验 B.抽样调查 C.现场试验 D.队列研究 E.临床实验
8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盲法是指( ) A.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试验设计 B.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分组情况 C.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研究结局 D.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研究目的 E.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如何评价效果
82.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 ( ) A.传染源 B.传播媒介 C.带菌者 D.传播途径 E.以上都不是
83.下列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 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爆发或流行 B.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 C.人群易感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 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E.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84.流行过程( ) A.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易感的程度 B.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的 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D.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可以波及到的地区 E.病原体从受感染的机体排出后,再侵入易感机体前在外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85.某地区居民队列研究发现体重指数(BMI)>25.0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为其他人群的2.8倍(有统计学意义);而该地区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BM>25.0的人群患高血压的OR为1.22(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研究表明此差异的原因是,病人诊断为高血压后,开始注意饮食、体育锻炼等。引起上述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的偏倚是( ) A.纳入偏倚 B.奈曼偏倚 C.检出偏倚 D.无应答偏倚 E.易感性便宜
86.属于第三级预防内容的是( ) A.预防接种 B.产前检查 C.康复治疗 D.筛检 E.抽样检查
87.地方性氟中毒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 A.痛痛病 B.氟骨症 C.氟斑齿 D.龋齿 E.水俣病
88.下列哪项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 ) A.发生于气温较低的季节 B.多为植物性食品 C.有毒食物多为动物性食品 D.潜伏期较长 E.都是活菌致病
89.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传播媒介 D.带菌者 E.以上都不是
90.流行病学研究是一种( ) A.分子生物学方法 B.微生物学方法 C.宏观的方法 D.动物实验方法 E.数理模型方法
91.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指( ) A.宿主 B.遗传因子 C.环境 D.生物环境 E.社会环境
92.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 ) 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 B.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 C.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D.诊断标准的变化 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
93.下列哪项关于病死率的论述是正确的( ) A.病死率多用于慢性疾病,较少用于急性传染病 B.用病死率作为评价不同医院的医疗水平时,可不考虑可比性 C.病死率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 D.病死率分母是同期平均人口数 E.以上都不正确
94.一项胃癌的移民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标化死亡比)如下:,根据此研究结果表明( ) A.胃癌与移民无关 B.胃癌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 C.胃癌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 D.胃癌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均有关 E.胃癌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均无关
95.现况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 ) A.某病的发病率 B.某病的二代发病 C.某病的患病率 D.率死亡构成比 E.某病的死亡率
96.筛检试验在下列哪种情况是最适宜的( ) A.患病率高的疾病 B.患病率低的疾病 C.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的疾病 D.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 E.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97.假定某一筛选计划检查1000人,而疾病的流行率为4%,该筛选试验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80%,则筛选出来的阳性人数是( ) A.36 B.192 C.228 D.772 E.768
98.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o,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o和0.07%,上述研究的相对危险度(RR)为( ) A.0.927 B.0.O7 C.13.71 D.1.71 E.8
99.在设计配对调查时确定配对条件的主要原则是( ) A.对所研究疾病有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 B.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的直接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 C.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的直接影响的项目,但又不是本研究项目的应列为配对条件 D.年龄和性别必须作为配对条件 E.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影响的项目应全部列为配对条件
100.美国BostonVincent纪念医院妇产科医师Herbst注意到:于1966—1969年间该院诊断了7例年轻女性阴道腺癌病例,这是一种罕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癌症,且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妇女中,为详细了解这些病例从胚胎期至发病前的情况,以及她们的母亲在妊娠期的情况,Herbst将1969年Boston另一所医院发生的一个阴道透明细胞癌的20岁女子也包括在内,这样8个病例,每个病例配4个非该病病人作对照,要求与病例在同等级病房中出生时间前后不超过5天的女婴作为对照候选人,优先选择与病例出生时间最近者为对照,对病例、对照以及她们的母亲进行随访调查,通过对8个病例与32个对照的研究,Herbst等做出结论,母亲在妊娠早期服用已烯雌酚使她们在子宫中的女儿以后发生阴道腺癌的危险性增加,该研究采用( ) A.不匹配设计 B.1:1匹配设计 C.1:4匹配设计 D.1:5匹配设计 E.成组匹配设计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