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电大国开知识分享!

电大国开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

工程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模板) 【包万方查重包过】

时间:2022/4/6 点击:266
工程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模板) 【包万方查重包过】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期末网考,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
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网络高等教育

      文(设 计)

                                        

 

 

 

 

 

                                        

                                       

     题目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学习中心:                   

                 层    次:     专科起点本科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学    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21 年9月10日


 

内容摘要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这使得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财产都受到严重的损失,并且也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近年来,虽然我国针对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建立起了相关的管理体制,但是安全事故的数量也并未因此有大幅度的下降,说明还需要有进一步的完善。

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理论知识,如建筑安全生产的特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为后面论述的内容做铺垫;详细分析了建筑施工意外事故和安全隐患;重点论述了建筑安全技术与防护的措施。最后,以信阳市光山县幸福花园工程为例,对其建筑项目在建筑安全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护措施

 

 

 

 

 

 

 

 

 

 

 

 

 

 

 

 

 

 

目     录

 

内容摘要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概述

1.1  建筑安全生产的特点

1.2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

1.2.1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概述

1.2.2  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建筑施工意外事故和安全隐患分析

2.1  安全意外事故的性质和基本要素

2.2  常见施工安全意外事故及伤害形式

2.3  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和事故征兆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

3.1  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概述

3.2  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

3.2.1加强建筑施工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切实做好建筑施工安全工作

3.2.2加强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施工

3.2.3加强建筑施工技术交底,设置专业化、科学化的安全警示标志

3.2.4坚持预防性试验开展的常态化,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

3.2.5严格按照现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规范标准搭建临时性的建筑物

3.2.6确保个人安全防护产品发放的及时有效性和使用的安全高效性

3.2.7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管理

3.2.8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与演练

3.3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3.3.1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概念

3.3.2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职能

3.3.3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对策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4.1工程概况

4.2工程安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4.3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引   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然而,随着不断的发展,其中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安全问题,由于建筑工地环境十分的复杂,安全隐患点多、面广、量大且变化快,相关单位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很多工程项目忽略了施工现场的安全建设,增加了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要不断加强对现场的管理和监督,注重施工工地的安全建设,保障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概述

1.1  建筑安全生产的特点

(1) 流动性。首先是施工队伍的流动性。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固定性,而施工队伍则需要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进行建筑施工。其次是人员的流动性,施工作业人员从一个队伍换到另一个施工队伍,人员流动性也较大。再次是施工过程的流动性。建筑工程从基础主体到装修各阶段,因分部、分项工程、工序的不同,施工方法的不同,现场作业环境、状况和不安全因素都在变化中,作业人员经常更换工作环境,建筑项目的流动性特点存在不确定性,要求项目的组织管理对安全生产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复杂性。项目部规模、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情况的复杂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也变得复杂起来。另外,工程建设有多个参与方,管理层次比较多,管理关系复杂。

(3)密集性。目前,建筑业工业化程度较低,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投入,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特点对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1.2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

1.2.1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概述

从全球范围看,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一直位于非煤矿山之首。统计表明,英国平均每周有1名建筑工人死于安全事故,美国平均每周有2名建筑工人死于安全事故,而我国,平均每天有3名建筑工人死于安全事故。从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看,在英国可达项目成本的3-6%,在美国和香港是项目成本的7.9%和8.5%,在我国没有正式的统计数据,但据专家分析,这一比例已超过承包商的平均利润率。建筑业是我国安全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总的来看,1994-2004年期间,我国因建筑施工事故死亡15128人,每年平均死亡1375人;1994-2000年期间,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数、死亡人数、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表明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得到了进一步地改善。但是,自进入21世纪以来,除了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保持持续下降趋势外,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反弹,2001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 1004起、死亡1045人,分别比2000年上升了7.49%和5.98%;2002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208起、死亡1297人,分别比2001年上升了20.32%和24.11%;2003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278起、死亡1512人,分别比2002年上升5.79%和16.58%;2004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 1144起、死亡1324人,分别比2003年下降10.49%和12.43%。虽然2004年的安全生产形势有所好转,但2001-2004年期间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数和死亡人数在总体上还是上升的,表明我国正处在建筑施工事故频繁发生的时期,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又将面临新一轮的考验。

从近十年的统计数据看,我国每年由于建筑安全事故而丧生的从业人员上千人,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据研究,除了直接损失外,安全事故的间接损失是十分巨大的,间接损失与直接损失的比例,大约在4倍至50倍之间;从事故造成的各种损失构成来看,除人身伤亡支出费用、善后处理费用(直接损失)外,工作损失价值、停产减产损失价值等(间接损失)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1.2.2  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旧中国,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都掌握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代理人手里。他们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把工人当作奴隶和牛马,让工人在缺乏最起码的安全措施、极其恶劣的劳动条件下工作,他们采取的管理手段是为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工人阶级成了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人。党和政府对职工安全和健康十分重视,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在劳动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建立、健全了各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在安全管理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制度建立和发展阶段 (1949-1957),从三年恢复时期到“一五”期间,国务院颁布了“三大规程,即《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三大规程的制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极大地推动了劳动保护工作的发展。第二阶段基本上是停顿和倒退时期(1958-1976),在这近二十年中,建设中盲目追赶工期,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破坏了生产的正常秩序,建筑业法制建设和制定建筑标准规范的工作受到了严重破坏,大量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多年来经实践检验的科学规定被撤销,资料散失,安全管理的研究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第三阶段(1977年至今)是恢复和提高阶段。十年动乱结束后,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介绍到中国,国内的安全管理人员也积极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安全管理模式。行为科学的观点、现代管理科学的思想、系统安全的原则和方法使人们思路开扩、观念更新。危险源辨识、安全目标管理、企业安全评价等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在工业企业中逐渐推广;“国家监察、行业管理、工会监督”的宏观安全管理体制己经形成。

近年来,随着建设新高潮的到来,我国建设工程中发生的工伤事故十分频繁,死亡人数超过10人的特大恶性事故也时有发生,暴露出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及理论研究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虽然在实践中我们开始重视安全管理,但对建筑安全管理的理论研究却是近几年才开始。总体上我国对建筑安全管理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且多是从事故发生后来研究建筑安全管理,即鲜有人从事故发生的源头-制度上来研究建筑安全管理。

 


2  建筑施工意外事故和安全隐患分析

2.1  安全意外事故的性质和基本要素

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五个因素: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是指存在有起因物和致害物,或者能使起因物和致害物起作用的状态。不安全行为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以及其他可能引发和招致安全意外事件和伤害事故出现的行为。起因物是指直接引发安全意外事故的物体或者物品。致害物是指在安全意外事故中直接招致伤害发生的物体或者物品。伤害方式,包括作用的方式、作用的部位和作用的后果。以上五种因素可能同时存在于安全施工事故中,或者部分存在。存在不安全状态和(或)不安全行为是“起因”,伤害方式是“后果”,起因物和致害物则是“事故的载体”,把起因和后果联系起来。因此,如果没有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的存在,起因物和致害物就不能起作用而导致伤害事故发生。控制了起因物和致害物使其不能起作用时,即使有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存在时,也不会导致伤害事故发生。从安全意外事故的组成要素看出,要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就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对现场安全作业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工人的违规现象发生,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一材料一机器系统的有效安全。

2.2  常见施工安全意外事故及伤害形式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中“五大伤害”主要是指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具体形式如表2.2。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期末网考,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
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