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B》平时作业3 奥鹏在线作业答案
时间:2022/4/1 点击:243
次
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B》平时作业3 奥鹏在线作业答案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期末网考,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B》平时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下焦蓄血、痰热扰心神志异常的表现是:
A.心烦不寐,神昏谵语
B.躁扰不安,神昏谵语
C.神昏谵语,舌謇肢厥
D.时明时昧,时有谵语
E.心烦躁扰,或为如狂
答案:E
2.热灼营明、心神被扰神志异常的表现是:
A.心烦不寐,神昏谵语
B.躁扰不安,神昏谵语
C.神昏谵语,舌謇肢厥
D.时明时昧,时有谵语
E.心烦躁扰,或为如狂
答案:A
3.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胸闷,心烦,身发红疹、舌绛,苔薄白,脉浮细数;其病变阶段是:
A.卫气同病
B.气营同病
C.卫营同病
D.营血同
E.气营血同病
答案:C
4.证见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阶段是:
A.卫气同病
B.气营同病
C.卫营同病
D.营血同
E.气营血同病
答案:B
5.证见壮热烦渴,头痛如劈,烦躁不安,肌肤发斑,吐血、衄血、舌绛、苔黄、脉数。其病变阶段是:
A.卫气同病
B.气营同病
C.卫营同病
D.营血同
E.气营血同病
答案:E
6.下焦蓄血、痰热扰心的神志异常的表现是:
A.心烦不寐,神昏谵语
B.躁扰不安,神昏谵语
C.神昏谵语,舌謇肢厥
D.时明时昧,时有谚语
E.心烦躁扰,或为如狂
答案:E
7.热灼营明、心神被扰的神志异常的表现是:
A.心烦不寐,神昏谵语
B.躁扰不安,神昏谵语
C.神昏谵语,舌謇肢厥
D.时明时昧,时有谚语
E.心烦躁扰,或为如狂
答案:A
8.卫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A.发热微恶寒,口微渴
B.但热不寒,口渴苔黄
C.身热夜甚,舌质红绛,心烦不寐
D.舌质深绛,斑疹及出血见症
E.舌质红绛,神昏谵语,舌謇肢厥
答案:A
9.气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A.发热微恶寒,口微渴
B.但热不寒,口渴苔黄
C.身热夜甚,舌质红绛,心烦不寐
D.舌质深绛,斑疹及出血见症
E.舌质红绛,神昏谵语,舌謇肢厥
答案:B
10.血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A.发热微恶寒,口微渴
B.但热不寒,口渴苔黄
C.身热夜甚,舌质红绛,心烦不寐
D.舌质深绛,斑疹及出血见症
E.舌质红绛,神昏谵语,舌謇肢厥
答案:D
11.卫分证的主要病机是:
A.温邪犯表,肺卫失宣
B.邪热壅肺,肺气闭郁
C.邪入气分,热炽津伤
D.热盛动血,心神被扰
E.热灼营阴,心神被扰
答案:A
12.气分证的主要病机是:
A.温邪犯表,肺卫失宣
B.邪热壅肺,肺气闭郁
C.邪入气分,热炽津伤
D.热盛动血,心神被扰
E.热灼营阴,心神被扰
答案:C
13.营分证的主要病机是:
A.温邪犯表,肺卫失宣
B.邪热壅肺,肺气闭郁
C.邪入气分,热炽津伤
D.热盛动血,心神被扰
E.热灼营阴,心神被扰
答案:E
14.先犯上焦肺卫,易于“逆传心包”为:
A.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B.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D.温热形邪的致病特点
E.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答案:A
15.初起多见气分证候,易于伤津耗气为
A.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B.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D.温热形邪的致病特点
E.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答案:B
16.发病较缓,病程较长,易于伤阳为:
A.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B.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D.温热形邪的致病特点
E.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答案:C
17.宋 朱肱《类证活人书》提到:
A.“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B.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
C.“岁中有厉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曰温病”
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E.“人感乖庆之气而生病”
答案:B
18.晋 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到:
A.“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B.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
C.“岁中有厉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曰温病”
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E.“人感乖庆之气而生病”
答案:C
19.宋 郭雍《伤寒补亡论》提到:
A.“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B.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
C.“岁中有厉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曰温病”
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E.“人感乖庆之气而生病”
答案:A
20.病变过程中见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便溏等以脾胃为中心的温病,常属何邪所致:
A.风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
E.温热毒邪
答案:C
21.病变过程中有明显的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表现的温病,常属何邪所致:
A.风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
E.温热毒邪
答案:E
22.病变过程中见有口鼻、唇咽干燥,咳嗽少痰等以肺经病变为中心的温病,常属何邪所致:
A.风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
E.温热毒邪
答案:D
23.《难经》认为温病和广义伤寒是:
A.并列关系
B.隶属关系
C.名异而实同
D.无关系
E.根据传染性和流行情况区分
答案:B
24.温病与狭义伤寒是
A.并列关系
B.隶属关系
C.名异而实同
D.无关系
E.根据传染性和流行情况区分
答案:A
25.温病与温疫是:
A.并列关系
B.隶属关系
C.名异而实同
D.无关系
E.根据传染性和流行情况区分
答案:E
26.余师愚著:
A.《外感温病篇》
B.《外感温热篇》
C.《疫病篇》
D.《温热经纬》
E.《湿热病篇》
答案:C
27.陈平伯著:
A.《外感温病篇》
B.《外感温热篇》
C.《疫病篇》
D.《温热经纬》
E.《湿热病篇》
答案:A
28.祖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的作者是:
A.叶天土
B.吴鞠通
C.吴又可
D.王孟英
E.薛生白
答案:C
29.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完整理论体系的杰出代表是:
A.叶天土
B.吴鞠通
C.吴又可
D.王孟英
E.薛生白
答案:A
30.温病学的概念是:
A.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
B.温病学是研究一切急性外感热病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
C.研究四时温病的证候类型和防治方法
D.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讨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E.温病学是经过漫长历史过程才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
答案:A
31.温病学的任务是:
A.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
B.温病学是研究一切急性外感热病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
C.研究四时温病的证候类型和防治方法
D.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讨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E.温病学是经过漫长历史过程才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
答案:D
32.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肘后方》
E.《诸病源候论》
答案:A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期末网考,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