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形势与政策1》22春在线作业1-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人口普查每( )年普查一次。 A.15 B.10 C.5 D.3
2.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多边主义时,指出:( ) A.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B.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发展 C.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富裕 D.坚持多边主义,实现长久和平
3.高质量发展,是( )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 A.开放 B.共享 C.绿色 D.协调
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进入新发展阶段也有一以贯之的最重要、最主要的是( ) A.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推动高质量发展 D.新发展理念
5.为了缓解疫情带来的危机,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了巨额财政刺激政策,导致了( ) A.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B.世界经济增速迅速恢复 C.通货紧缩 D.以上均不正确
6.2021年美国发布的《应对中国的挑战法案》是( )的一部分。 A.《无尽前沿法案》 B.《国家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的规定》 C.《2021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 D.《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
7.以下不是全球性多边组织的机构是( ) A.世界银行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8.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以()为单位进行登记。 A.户 B.人 C.普查小区 D.村委会或居委会
9.刻画我国人口数量地区分布的地理分界线是( ) A.腾冲线 B.秦岭—淮河线 C.昆仑山—横断山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线
10.2021年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但从长期来看,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突出问题是( ) A.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局部断裂,影响国内经济循环 B.企业成本不断增加 C.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D.对外开放格局未全面形成
二、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 11.宏观政策实施是为了实现经济的跨周期调节,具有( )的特点。 A.连续性 B.稳定性 C.独立性 D.可持续性
12.尽管自2012年起,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衰减,但未来我国经济仍具有与人口相关的红利,主要体现在( ) A.我国劳动力资源的绝对量依然较大 B.劳动力供给潜力有待继续挖掘 C.劳动力的地域和产业转移会产生巨大红利 D.人口素质提高,将创造二次人口红利
13.2021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其中,“稳”表现在( ) A.经济增速 B.就业数据 C.物价指标 D.国际收支
14.2021上半年,“三新”经济的快速成长发展态势得到了延续。“三新”经济主要是指( ) A.新产业 B.新业态 C.新商业 D.新模式
15.2021年 6月13日,G7峰会发表G7领导人公报公开点名中国,这表现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 ) A.严重干涉内政事务 B.意识形态偏见 C.关心和帮助 D.违背国际交往基本准则
16.区域性经济组织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多边主义机构。主要包括( ) A.东盟 B.欧盟 C.非盟 D.北美自贸区
17.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主要因为是( ) A.我国人口保持了一定水平的惯性增长 B.人民生活水平断提高 C.生育策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D.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
18.中国一直坚持倡导捍卫多边主义,以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多边主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作出了中国贡献,展示了光明前景。近年来,中国在推动世界多边主义发展的实际行动包括( ) A.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B.促进世界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C.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D.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19.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快绿色经济转型。我国以更大改革力度,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到2025年要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 )体系的初步形成。 A.生产体系 B.交换体系 C.流通体系 D.消费体系
20.进入21世纪面对全球性新兴议题,现有的多边主义体系卓有成效,特别是在( )方面成绩更为突出。 A.气候变化 B.公共卫生 C.消除贫困 D.军事治理
21.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立的多边主义机构包括(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欧洲联盟
22.中国对外开放的三大展会平台是( ) A.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B.中国国际贸易交流会 C.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D.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3.2020年11月,我国启动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经过此次人口普查,我国当前人口问题的现状表现方面有( ) A.看总量:增速放缓,平稳增长 B.析结构:性别结构有改善,年龄结构有变动 C.衡质量:水平提高,素质提升 D.观分布:流动日趋活跃,集聚效应显现
24.国际联盟的严重局限在于( ) A.机制存在缺陷 B.普遍性不足 C.能力不足 D.缺乏强制力
25.为改善人口问题,党和政府对一些政策方向作出了调整,更多地聚焦于( ) A.住房支持 B.税收支持 C.托育服务 D.教育减负
三、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 26.疫情初期,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这是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表现,将多边主义共商共建的原则书写在全球抗疫答卷中。
27.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社会抚养负担较轻,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
28.“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突破65%的城镇化率,乡城之间因此还将呈现出“大迁移大流动”的基本格局。
29.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30.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深化土地、劳动力、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
31.加快全面绿色转型,推动构建起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要促进绿色产品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32.“春秋五霸”中最先成为霸主的齐桓公在位43年,纠合诸侯共26次,结成联盟,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体现多边主义思想的代表性历史事件。
33.多边主义理念包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34.在联合国的会员国中,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其主权都是平等的。
35.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其中,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36.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升一降”态势。其中“一降”是指劳动年龄人口处于下滑趋势。
37.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人口集聚效将进一步显现,人口流动逐渐平稳。
38.稳妥推进延迟退休并不会延续人口红利。
39.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稳中有快总基调。
40.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和机制产生的速度与此前的40多年相比减缓了。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