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22年7月《中医护理学基础》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100 得分:2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答案:A
2.八纲中的总纲为
A.阴阳
B.表里
C.寒热
D.虚实
答案:A
3.异气是指下列哪种病邪
A.六淫
B.风邪
C.暑邪
D.疫毒
答案:D
4.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划分中正确的是
A.四肢的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B.脏为阳,腑为阴
C.腹为阳,背为阴
D.五脏之中,心肺为阴,肝脾肾为阳
答案:A
5.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是
A.尺泽
B.列缺
C.孔最
D.太渊
答案:D
6.主要作用于皮下软组织的手法是
A.抖法
B.揉法
C.摩法
D.擦法
答案:B
7.慢性病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是
A.阴阳失调
B.正盛邪退
C.邪盛正衰
D.正虚邪恋
答案:D
8.宜深刺的是
A.小儿
B.年老体弱
C.里证
D.阳证
答案:C
9.哪项不是寒凉药所具有的作用
A.清热
B.泻火
C.助阳
D.凉血
答案:C
10.大椎穴退热属于腧穴的
A.远治作用
B.近治作用
C.双向调节作用
D.相对特异性作用
答案:D
11.下列关于虚证的护理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锻炼,增强体质
B.阴虚者宜温补
C.中药浓煎,少量多次服
D.注意防寒保暖
答案:B
12.十二经中体表循行线最长,穴位最多的是
A.胃经
B.胆经
C.膀胱经
D.肾经
答案:C
13.肝开窍于
A.目
B.耳
C.舌
D.爪
答案:A
14.悬钟穴的位置是
A.外踝尖直上3寸,腓骨前缘
B.外踝尖直上2寸,腓骨前缘
C.外踝尖直上3寸,腓骨后缘
D.外踝尖直上2寸,腓骨后缘
答案:A
15.选择毫针时,针尖应
A.尖锐
B.尖而不锐,圆而不钝
C.圆钝
D.弯曲
答案:B
16.下列关于肝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肝病病人应注意情志护理
B.注意观察患者胁痛、眩晕的情况
C.肝病患者勿食盐
D.肝病应忌油腻,辛辣刺激动火之品
答案:C
17.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A.辛味食物
B.咸味食物
C.酸味食物
D.苦味食物
答案:C
18.舌苔薄白者,多为
A.寒证
B.食积
C.表证
D.燥热伤津
答案:C
19.脾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A.血液生成与运行方面
B.调节全身气机方面
C.气的生成和津液代谢方面
D.调畅情志活动方面
答案:C
20.“精血同源”关系体现的两脏是
A.心与肾
B.脾与肾
C.心与肝
D.肝与肾
答案:D
二、名词解释 (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
21.直接灸
答案:
22.寒证
答案:<p> 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机体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寒邪,或因内伤久病,阳气耗伤,或过食寒凉生冷,阴寒内盛所致。寒证包括表寒、里寒、虚寒、实寒等。 <br></p>
23.方剂
答案:
24.瘢痕灸
答案:<p>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属于艾炷灸之直接灸的一种。系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皮肤,渐致化脓,最后形成瘢痕的一种灸法。瘢痕灸可以说是我国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灸法,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欲令灸发者,灸履熨之,三日即发”。 <br></p>
三、主观填空题 (共 11 道试题,共 20 分)
25.煎药时间从____开始计算。
答案:水沸时
26.虚证的成因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
答案: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
27.情志护理中,使用以情胜情法时,如果是忧思致病,应以____制之。
答案:
28.内伤病因是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
答案:
29.____为髓海,____为水谷之海,____为气海。
答案:脑、、胃、、胸中(膻中、心肺)
30.中药的四气中属阴的有____。
答案:
31.舌诊主要观察____和____两个方面的变化。
答案:
32.基本行针手法有____、____。
答案:
33.肾阳虚的护治原则是____,肾阴虚的护治原则是____。
答案:
34.大肠的病变主要表现在传导失司,常见____、____等证。
答案:大肠湿热,、大肠津亏
35.广义的毒是指____。
答案:药物的总称
四、问答题 (共 5 道试题,共 40 分)
36.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答案:<p>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阳主躁动而向上,火热之性,燔灼焚焰,亦升腾上炎,故属于阳邪。因此,火热伤人,多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因其炎上,故火热阳邪常可上炎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证。临床所见火热病症,亦多表现在人体的上部,如头面部位。(2)火易耗气伤津。火热之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火邪致病,除有热象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之症。(3)火易生风动血,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往往燔灼肝经,劫耗阴液,使筋脉失其滋养濡润,而致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同时,火热之邪可以加速血行,灼伤脉络,甚则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如吐血、呕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病症。(4)火易致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痛肿疮疡。临床辨证,即以疮疡局部红肿高突灼热者,为属阳属火。 <br></p>
37.试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答案:<p>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故有"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者,一分为二也"之说。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阴阳的交感相错、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和阴阳的相互转化等。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主要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的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br></p>
38.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作具体说明。
答案:
39.中药的用药禁忌包括哪几方面?
答案:<p>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饮食禁忌</p><p><br></p>
40.方剂的组成变化包括哪几方面?试举例说明之。
答案:<p> 方剂的组成变化包括药味的增减、药量的加减和剂型的更换。药味的增减:如小柴胡汤,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麻黄汤与三拗汤。药量的加减: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剂型的更换:如理中丸与人参汤。 <br></p>
更多答案下载:网考知识分享www.zywk87.com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期末网考,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