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二-0008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标志是( )。 A.品德认识 B.品德情感 C.品德意志 D.品德行为
2.从理论角度对“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理论家是( ) A.顾明远 B.亚里士多德 C.杜威 D.皮亚杰
3.下面不属于班集体德育工作基本要求的是()。 A.全面负责、全面安排 B.面向全班,照顾个别 C.善始善终,循序渐进 D.评定学生操行
4.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利用以往时代在德育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表明德育具有( )。 A.民主性 B.变革性 C.继承性 D.滞后性
5.品德评测的指标只能以( )要求为参照加以设计。 A.德育内容 B.德育方法 C.德育评价 D.德育目标
6.()阶段的德育重点内容是较系统的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纪律教育,同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启蒙教育,还要在进行升学和就业指导的同时,适当进行启蒙性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7.对德育的现实状况连续不断地、及时地作出评价,根据及时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行动,以使德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是一种( ) A.诊断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8.个别教育的对象是( ) A.专指后进生 B.专指特殊学生 C.不包括优秀生 D.既包括后进生,也包括优秀生、一般生和特殊学生
9.包若维奇的活动—动机理论,以( )为核心来揭示儿童个性的发展。 A.活动 B.动机 C.人际关系 D.认知能力
10.( )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也应当是我们当前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 A.个人主义 B.集体主义 C.浪漫主义 D.自由主义
11.对德育活动中的情况作出是否正常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是什么评价() A.决策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在选择和确立人生目的时,应当做到( ) A.以利己为主又兼利别人 B.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私利为转移 C.满足于个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实现 D.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并在此前提下谋取个人正当利益
13.我国确定德育目标,应依据哪一种教育目标论(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论 D.儿童中心论
14.德育评价的核心是( ) A.品德评价 B.思想评价 C.能力评价 D.学习评价
15.现代学校德育管理与现代经济管理和其他非学校管理的区别在于( ) A.客观性 B.主观性 C.教育性 D.实践性
16.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B.家长委员会 C.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D.学校德育
17.下列哪一个观点体现了我国古代德育中的人本主义(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人最为天下贵”“人定胜天”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 )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荀子
19.()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德育最直接的目的。 A.培养独立能力 B.促进心理健康 C.养成逻辑思维习惯 D.培养和谐的个性
20.在一项德育方案实施之前进行可行性评价,将要进行的德育活动是否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与德育方案是否可行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一种什么评价( ) A.诊断性评价 B.决策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二、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21.德育目标在德育活动中的作用是() A.对德育内容、方法的导向作用 B.对德育活动的激励作用 C.对德育实施的协调作用 D.对德育评价的参照作用
22.当前西方德育导向与德育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大类,包括( ) A.全球本位德育理论 B.社会本位德育理论 C.个人本位德育理论 D.家庭本位德育理论
23.德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中矛盾。这些矛盾至少可有三个层次包括( ) A.德育过程中客体的矛盾 B.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 C.德育过程内部的矛盾 D.德育过程中主体自身的矛盾
24.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哪几种方式( ) A.奖励 B.惩罚 C.陶冶 D.操作评定
25.当代中国青少年表明的思想品德主要特征是( ) A.思想品德认识的主体性 B.认识结果的多样性 C.认识结果的复杂性 D.认识结果的困难性
26.家庭德育的特点是: A.寓教于养 B.养重于教 C.寓理于情 D.言传身教
27.坚持现代德育管理的民主性,对于学校高层管理者来说,必须做到() A.发扬民主精神和民主作风 B.与被管理者平等相处 C.把权力紧紧握在自己手中,不把权力交给职工代表大会 D.自觉接受被管理者的监督
28.德育管理的手段有: A.思想动员 B.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C.进行明确分工 D.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29.社会主义道德必须植根于民族的传统道德之中。下列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有() A.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B.符.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道德 C.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30.思想教育包括: A.爱国主义教育 B.科学人生观教育 C.现代意识的培养 D.社会公德教育
31.德育过程由以下哪几个因素构成( ) A.教育者 B.德育目标 C.德育手段 D.受教育者
32.现代德育评价要求对人的品德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评价。这样,现代德育评价就具有与传统德育评价完全不同的特征: A.多样性 B.客观性 C.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目的性,不同于以往评价对学生进行分类划等的作用 D.评价的目的在于鉴定、选择,因此需要作终结性评价
33.影响品德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 A.社会精神文化对品德发展具有重要的直接的作用 B.生产方式对品德发展起根本性影响作用 C.家庭和邻里社区对品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D.学校德育在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4.以下属于隐性德育课程的特征的是( ) A.影响的间接性 B.影响的潜隐性 C.范围的广阔性 D.发生作用的无意识性
35.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如下哪几个方面() A.实施德育的准备 B.德育实施 C.德育评价 D.综合调控
三、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36.生产力是由人和物两个因素组成。这两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物的因素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
37.德育管理过程的主要环节有:设置管理目标,制定实施计划,检查,总结。有人分三个环节,将设置管理目标放在计划之中。
38.少年期是指十四、十五岁到十七、十八岁这一阶段,即高中阶段。这阶段品德发展的特点是成熟性。
39.品德是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的稳定的统一。
40.校会、周会和晨会是学校对学生特别是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41.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成员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42.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43.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44.管理的实质是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效果。
45.奖励是优良品行的结果,也应是学生追求的目的;惩罚是教育学生的是目的。
46.现代德育是以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德育。
47.德育管理者善于运用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以充分肯定成绩,鼓舞干劲,这一做法符合教育性原则。
48.德育管理运行是一个周期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49.青年初期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开始形成、 世界观开始萌芽的时期。
50.德育论就是研究道德教育的科学。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