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22春学期(高起本1709-1803、全层次1809-210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作业-0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和森 D.杨匏安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始于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C.“文化大革命”结束 D.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
3.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 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4.1928年底,在东北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 ) A.张作霖 B.张学良 C.阎锡山 D.杨虎城
5.1938年10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中国方面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地域辽阔,战线长,敌后战场的开辟 B.中国在经济上军事上仍相对弱小,无力开展反击 C.中国国民党不积极抗战 D.中国抗战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十分困难。
6.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 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半殖民地半封建体系
7.1886年,( )在福建创办的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8.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9.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此观点可用于评价( )。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B.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思想 C.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10.( )在中国的全面建立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A.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B.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文化 D.人民民主专政
11.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的阶段是( )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12.党的____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A.思想建设 B.政治建设 C.组织建设 D.制度建设
1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社会制度腐败 B.经济技术落后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后
14.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政治体制改革
15.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 )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
16.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是,辛亥革命( ) A.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的 B.以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C.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D.改变了中国的国体
17.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岳王会
18.(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19.1951年底至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运动是( ) A.肃反运动 B.整风、整党运动 C.“三反”运动 D.“五反”运动
20.没收官僚资本,具有( )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A.农业革命 B.工业革命 C.民主革命 D.社会革命
21.在国民党统治区,以( )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发展,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A.工人运动 B.学生运动 C.农民运动 D.市民运动
22.( )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性地基本完成了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A.1950 B.1953 C.1956 D.1958
2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是( ) A.无偿没收 B.有偿征用 C.和平赎买 D.“四马分肥”
24.在国民党统治区,以( )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发展,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A.工人运动 B.学生运动 C.农民运动 D.市民运动
2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C.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26.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 )。 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 B.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 C.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
27.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时期完成的 A.大跃进时期 B.文革时期 C.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28.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 ) A.民主和科学 B.斗争和革命 C.反孔和批儒 D.道德与文明
29.198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 A.海南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深圳经济特区
30.“因为中国资产阶级从根本上是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31.出席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的党派有:( )。 A.中国国民党 B.中国共产党 C.中国民主同盟 D.中国青年党
3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自此,拨乱反正工作得到全面展开,主要包括( ) A.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B.学习路线的拨乱反正 C.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D.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33.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从而帮助我们树立四个自信。这“四个自信”即( ) A.道路自信 B.文化自信 C.理论自信 D.制度自信
3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A.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C.实业救国 D.教育救国
35.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 ) A.新的领导核心 B.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纲领 C.新的斗争策略和革命方法 D.新的前途
36.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同时发表的社论提出“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即( ) A.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B.凡是符合真理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C.凡是党中央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D.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37.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包括(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8.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主要包括( ) A.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B.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C.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 D.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3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 )的战略布局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40.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其中的三大起义主要包括( ) A.平江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41.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追随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因而成了革命的对象。( )
42.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促进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 )
43.中共十二大报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指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根据这个理论,报告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44.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
45.鸦片战争前中国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46.抗日战争时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
4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城市取得突破性进展。( )
48.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 )
49.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统治,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
5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