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电大国开知识分享!

电大国开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

东大22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平时作业3-00001

时间:2022/3/16 点击:325
东大22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平时作业3-00001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期末网考,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
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平时作业3-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答案:D

2.当前在抗击沙漠化的斗争中,我国更加注重科学治理,充分考虑水分平衡问题,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从哲学上讲,“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是因为矛盾具有(  )
A.普遍性
B.主观性
C.特殊性
D.稳定性
答案:C

3.西方有一句名言:“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这告诉我们(  )
A.人生就是在失败和成功中反复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C.要成功必须经历失败
D.事物发展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答案:B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可知性
B.运动
C.物质性
D.单一性
答案:C

5.古语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说明了(  )
A.时间的客观性
B.时间的绝对性
C.时间的一维性
D.时间的无限性
答案:C

6.“认识运动是一个无限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答案:B

7.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  )
A.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能动地创造客观世界
C.能动地改造历史规律
D.自由地创造宇宙万物
答案:A

8.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答案:C

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  )
A.认识
B.实践
C.本质
D.现象
答案:B

10.“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说明自由是(  )
A.选择的随意性
B.活动的主动性
C.摆脱必然的束缚
D.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答案:D

1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  )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答案:B

1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
A.真理是谬误的一种
B.真理没有固定的标准
C.真理的标准因人而异
D.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
答案:D

13.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答案:D

14.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  )
A.人口多,密度大
B.人口少,增长慢
C.人口不增也不减
D.与物质生产相适应
答案:D

15.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就会(  )
A.发生量变
B.发生质变
C.变化更加迅速
D.变化更加缓慢
答案:B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6.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这说明社会发展不仅具有统一性,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下列能体现社会形态更替多样性特征的是(  )
A.不同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
B.某些民族实现跳跃式发展的方向可以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不一致
C.对于不同的民族而言,同样的社会形态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D.当社会形态更替实现跳跃式发展时,说明此时的社会发展已经突破了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答案:AC

17.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形式的有(  )
A.概念
B.表象
C.判断
D.推理
答案:ACD

1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
A.真理的检验标准必须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B.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存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
C.只有真理才能指导实践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答案:AB

19.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
A.劳动
B.人口因素
C.自然地理环境
D.物质生产方式
答案:BCD

20.国家是(  )
A.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B.在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的权力机关
C.阶级统治的工具
D.统治阶级用来维护本阶级根本利益的工具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1.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答案:错误

2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答案:正确

23.雇员拥有股票,工人成为股东,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根本对立消失了。
答案:错误

2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答案:错误

25.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因此实践只是一种主观的活动。
答案:错误

{奥鹏作业答案库}

可做奥鹏全部院校在线离线作业,期末网考,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
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