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22春福师《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二【标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 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短期的权宜之计 C.经济建设的具体政策 D.当前的一项具体政策
2.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合伙制 D.公司制
3.按照我国对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划分,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A.工业、建筑业 B.农业 C.商业 D.服务业
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5.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合伙制 D.公司制
6.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 A.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C.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D.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7.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8.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 A.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资本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D.同社会主义经济水火不相容的经济
9.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 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0.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A.先进的机器设备 B.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 C.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D.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11.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 ) A.能否买到商品 B.能否买到生活资料 C.能否买到生产资料 D.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1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A.不变资本的产物 B.可变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全部固定资本的产物
13.在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 ) A.c+v B.c+v+m C.v+m D.c+m
14.社会生产方式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B.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D.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15.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个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外资经济
16.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 A.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B.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C.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 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
17.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 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18.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分别是() A.80万,100% B.40万,400% C.40万,100% D.80万,400%
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20.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 () A.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 B.同个体经济没有区别的经济 C.国家要消灭的经济 D.起主导作用的经济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21.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 ) A.剩余价值率 B.资本有机构成 C.资本周转速度 D.不变资本的节省
22.初级阶段按劳分配( ) A.企业是按劳分配主体 B.按实现的价值量分配 C.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D.不同企业的劳动者会同工不同酬
23.商品二因素的关系是 A.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B.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4.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迅速发展趋势的原因有 A.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消失的结果 C.竞争仍然存在,竞争促使垄断组织关心技术进步 D.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可能
25.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市场利率 C.再贴现率 D.国家预算
26.超额剩余价值是( ) A.由个别资本家得到的 B.暂时的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 D.个别企业生产率提高带来的
27.宏观调控的目标是( ) A.促进经济增长 B.增加就业 C.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D.稳定物价 E.消灭经济危机
28.生产工具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是因为( ) A.它是人的智力和劳动技巧的结晶 B.是人类劳动器官的延长和加强 C.是人类控制自然能力的尺度 D.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
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A.是指现代市场经济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方式为补充, 兼顾效率和公平 C.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30.加工工业的劳动资料包括( ) A.生产工具 B.建筑物 C.道路 D.土地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31.商业利润来源于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32.在我国经济运行中,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33.战后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新特点之一是四个阶段交替进行。
34.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通过追求超额利润实现的。
35.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其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36.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
37.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
38.资本运动的起点是货币,终点也是货币。
39.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个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为本阶级自身的利益服务,因此,政治经济学没有科学性。
40.生产力是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所构成,人的因素是指生产劳动者,物的因素是指劳动对象。
41.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实际上就是剩余价值的实现条件。
42.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43.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4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45.现有社会的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劳动强度和平均劳动熟练强度是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因素。
46.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加销售利润构成。
47.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就是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积累与消费都有所增长。
48.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49.商业资本是人们研究资本在运动中发生价值增值的考察对象。
50.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了棉花是作为固定资本。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