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国开(铸造学院)24秋《经济学(本)》形考作业6一、单选题(15道,共30分)1.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支付后的余额是指( )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国民收入 2.三部门的均衡条件是( ) A.I=S B.I+G=S+T C.I+G+X=S+T+M D.AD=AS 3.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D.政府支出减少 4.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增加100万元支出将使国民收入增加( ) A.500万元 B.80万元 C.400万元 D.100万元 5.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减少将会引起( ) 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6.在LM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C.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7.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 )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水平的直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 8.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 3494317897 A.加上进口减去出口 B.加上净出口 C.减去净出口 D.加上出口和进口 9.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以上均不是 10.抑制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应该( )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税 11.下列选项在中不是M1组成部分的是( ) A.旅行支票 B.活期存款 C.定期存款 D.其他支票存款 12.下列因素中不是经济中内在稳定器的是( ) A.政府投资 B.个人所得税 C.社会保障金和失业保险 D.农产品支持价格 13.从纯经济的观点来看,最好的关税税率为( ) A.能使国内、外的同类商品价格相等 B.不至于引起国外的贸易报复 C.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 D.应该为零 13.一般来说,外贸乘数比投资乘数要( )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15.根据哈罗德- 多马模型,当资本产出率为4,储蓄率为20%时,经济增长率为() A.5% B.80% C.20% D.15% 二、多选题(10道,共30分) 16.按支出法计算GDP的主要项目有( ) A.消费支出 B.投资支出 C.政府购买 D.政府转移支付 E.净出口 17.乘数的公式表明( ) A.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小 B.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 C.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 D.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大 E.乘数一定是不小于1的 18.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货币需求的动机包括( ) A.交易动机 B.谨慎动机 C.投机动机 D.购买动机 E.消费动机 19.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有( ) A.政府采取措施允许分期付款购买住房 B.政府决定紧缩开支,减少政府购买 C.政府决定增加开支,增加政府购买 D.货币供给减少 E.消费和投资的减少 20.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有( ) A.需求的过度增长 B.工资的大幅度上升 C.利润的大幅提升 D.经济部门发展失衡 E.个别关键性商品供求比例失调 21.运用收入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有( ) A.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B.就业政策 C.价格和工资管制 D.产业政策 E.收入指数化 22.依据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 ) A.利率降低 B.利率提高 C.投资和总需求增加 D.投资和总需求减少 E.对利率和总需求没有影响 23.以下何种情况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 ) A.增加自主性支出 B.减少自主性税收 C.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 政府公共工程支付 D.增加税收 E.减少支出 2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主要有( ) A.商品 B.劳务 C.国际间单方面转移 D.外汇储备 E.基尼系数 25.哈罗德- 多马模型的假设包括() A.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B.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 C.规模收益递增 D.规模收益不变 E.不考虑技术进步 三、判断题(10道,共20分) 26.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最基本方法是收入法。 27.投资增加、消费增加和政府支出增加都会使国民收入增加。 28.产品市场不均衡必然导致国民收入变动,投资小于储蓄,国民收入增加。 29.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 30.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31.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32.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 33.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息率的提高。 34.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因为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而变小了,进口倾向越大,乘数越小。 35.如果一段时间内国民收入保持稳定,那么,总投资将减少。 四、配伍题(10道,共20分) 36.国内生产总值:( ) A.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国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B.从生产角度考察,GDP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各部门增值的总和。 C.从分配角度考察,GDP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报酬总和。 D.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 37.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 A.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B.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C.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D.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E.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38.货币供给:( ) A.亦称流动偏好陷阱,是指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为无限大,人们不再投资或购买债券,而大量持有货币。 B.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C.是一个存量指标,即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拥有的货币数量。 D.是银行之间的存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39.总供给:( ) A.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B.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D.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 E.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40.通货膨胀:( ) A.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 B.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C.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D.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40.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 A.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 B.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C.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D.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42.存款乘数:( ) A.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B.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C.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D.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43.公开市场业务:( ) A.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B.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D.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44.浮动汇率:( ) A.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B.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C.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45.经济周期:( ) A.是说明国民收入或消费量变动与投资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 B.是指经济繁荣和衰退的交替,称为经济周期。 C.是指一国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GDP的增加。 D.是资本存量与产出量或国民收入总量之比。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