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西交《机械控制工程》在线作业-0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已知系统的特性方程为3s4+10s3+5s2+s+2=0,则该系统包含的正实部特征根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2.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系统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 A.系统综合 B.系统分析 C.系统辨识 D.系统设计
3.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 ) A.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 B.系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 C.系统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4.微分环节使系统( ) A.输出提前 B.输出滞后 C.输出大于输入 D.输出小于输入
5.单位加速度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 A.1 B.1/s C.1/s2 D.1/s3
6.控制框图的等效变换原则是变换前后的( ) A.输入量和反馈量保持不变 B.输出量和反馈量保持不变 C.输入量和干扰量保持不变 D.输入量和输出量保持不变
7.以下关于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都是系统的数学模型 B.都与系统的初始化无关 C.与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存在一定的数学变换关系 D.与系统的微分方程无关
8.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s+1)(s+2),则系统稳定时的开环增益K值的范围是()。 A.0<K<2 B.K>6 C.1<K<2 D.0<K<6
9.系统输入输出关系为{图} ,则该系统为( ) A.线性系统 B.非线性系统 C.线性时变系统 D.线性定常系统
10.对于控制系统,反馈一定存在于( )中。 A.开环系统 B.线性定常系统 C.闭环系统 D.线性时变系统
11.传递函数G(s)=(2s+1)/(s2+3s+2) 的零点、极点和比例系数分别是( )。 A.零点为Z=0.5,极点为P1=-1,P2=-2,比例系数为1 B.零点为Z=0.5,极点为P1=-1,P2=-2,比例系数为2 C.零点为Z=-0.5,极点为P1=-1,P2=-2,比例系数为1 D.零点为Z=-0.5,极点为P1=-1,P2=-2,比例系数为0.5
12.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3+S2+τS+5=0,则系统稳定的τ值范围为( )。 A.τ>0 B.τ<0 C.τ>5 D.0<τ<5
13.闭环控制系统的主反馈取自( ) A.给定输入端 B.干扰输入端 C.控制器输出端 D.系统输出端
14.若希望离散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设计时应把闭环极点安置在z平面的()。 A.左半单位圆外,且尽量靠近单位圆 B.右半单位圆外,且尽量靠近单位圆 C.右半单位圆内,且尽量靠近原点 D.左半单位圆内,且尽量靠近原点
15.传递函数只与系统( ) A.自身内部结构参数有关 B.输入信号有关 C.输出信号有关 D.干扰信号有关
16.{图} A.A B.B C.C D.D
17.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5/(4s+5),则系统的增益K和时间常数T依次为()。 A.3.75,1.25 B.3,0.8 C.0.8,3 D.1.25,3.75
18.已知系统特征方程为s4+s3+4s2+6s+9=0,则该系统( ) A.稳定 B.不稳定 C.临界稳定 D.无法判断
19.{图} A.A B.B C.C D.D
20.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是开环极坐标曲线与( )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 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 C.Bode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 D.Bode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
21.奈奎斯特围线中所包围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的极点数为3个,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数为2个,则映射到G(s)复平面上的奈魁斯特曲线将( ) A.逆时针围绕点(0,j0)1圈 B.顺时针围绕点(0,j0)1圈 C.逆时针围绕点(-1,j0)1圈 D.顺时针围绕点(-1,j0)1圈
22.控制系统依不同的尺度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下()的分类是正确的。 A.线性系统与离散系统 B.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 C.功率放大系统和人工控制系统 D.数字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23.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其单位阶跃响应为( ) {图} A.A B.B C.C D.D
24.已知 f(t)=0.5t+1,其L[f(t)]=( ): A.S+0.5S2 B.0.5S2 C.1/2S2+1/S D.1/2S
25.线性定常二阶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是( ) A.振荡衰减关系 B.比例线性关系 C.指数上升关系 D.等幅振荡关系
26.一个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 A.系统的全部极点都在[s]平面的右半平面 B.系统的全部极点都在[s]平面的上半平面 C.系统的全部极点都在[s]平面的左半平面 D.系统的全部极点都在[s]平面的下半平面
27.关于反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馈实质上就是信号的并联 B.正反馈就是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相加 C.反馈都是人为加入的 D.反馈是输出以不同的方式对系统作用
28.{图} A.A B.B C.C D.D
29.若要增大系统的稳定裕量,又不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通常可以采用()。 A.相位滞后校正 B.提高增益 C.相位超前校正 D.顺馈校正
30.若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φ(s),则其开环传递函数等于G(s)等于()。 A.φ(s)/(1+φ(s)) B.φ(s)/(1-φ(s)) C.(1+φ(s))/φ(s) D.(1-φ(s))/φ(s)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31.从时域和频域分析,零阶保持器的特点有()。 A.两采样值之间是恒值,其时域波形为矩形 B.幅值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频率越高幅值衰减越剧烈 C.相位滞后随采样周期的增大而增大<, /span> D.主频谱与连续信号相似
32.利用乃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时,z=p-N中的z表示()。 A.闭环特征方程在s右半平面根的个数 B.闭环特征方程在s左半平面根的个数 C.特征函数在右半平面的零点数 D.特征函数在左半平面的零点数
33.我们可以用()来表示系统的稳定程度。 A.相位裕量 B.幅值裕量 C.函数轨迹 D.奈奎斯图
34.方块图简化过程中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A.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发生改变 B.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保持不变 C.各反馈回路的传递函数保持不变 D.各反馈回路的传递函数发生改变
35.积分环节的特点有()。 A.输出量为输入量对时间的累积 B.输出幅值呈线性增长 C.具有记忆功能 D.对阶跃输入有缓冲和滞后作用
36.控制系统校正方式有()。 A.串联校正 B.并联校正 C.PID校正器 D.其他均不正确
37.数学模型可以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三种是()。 A.输入-输出描述 B.直接描述 C.方块图描述 D.状态变量描述
38.以下关于拉普拉斯变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简称拉氏变换 B.是一种函数之间的积分变换 C.是研究控制系统的重要数学工具 D.把时域的微分方程变换为复域的代数方程
39.时域分析中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有()。 A.阶跃函数 B.脉冲函数 C.斜坡函数 D.加速度函数
40.频域性能指标主要有()。 A.谐振频率 B.截止频率 C.幅值裕量 D.相位裕量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41.用频率法研究控制系统时,采用的图示法时只有极坐标图示法。
42.系统的性能指标按其类型可分为时域性能指标,频域性能指标,综合性能指标。
43.截至频率ωb的定义为:系统闭环频率特性的对数幅值下降到其零频率幅值以下3 dB时的频率,系统的频宽是指:由0至ωb的频率范围。
44.不稳定的系统也可正常工作。
45.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稳定性、快速性和精确或准确性。
46.调整时间与谐振峰值成反比,与谐振频率成正比。
47.PID校正器既可用于串联校正方式,也可用于并联校正方式。
48.传递函数的定义是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在初始条件为零的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49.系统的瞬态响应反映了系统本身的动态性能,表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和快速性。
50.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则其相位裕量γ为:在开环奈奎斯特图上,从原点到奈奎斯特图与单位圆的交点连一直线,该直线与正实轴的夹角。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3494317897 微信:aopy98 |